第十一章 落后民族的可怕 (第2/3页)
唐求援后,大唐皇帝陛下答复,西方之事,一切可由魏王定夺。所以,李泰一时成为波斯与大唐间最受关注的人,而布兰也成为波斯最耀眼的女子。不管先前布兰被如何评价,但此次,她无疑成为两国沟通的桥梁,不管是否有人认为她是用手段勾引李泰,认为她不要脸,就如同她能得到宰相与一部分军队的支持,定是因为美色般。波斯民众更希望这次联姻能成功,这样两国才能真正互相信任,这样才能彻底寄希望于大唐,而原先指望的象兵,则因中央政府无力再建,而地方势力不希望中央因战力强大的象兵而做大,这事就那么不了了之了。
与鲁斯塔姆和巴赫曼交谈一翻,李泰不禁觉得自己赌对了,跟这两位一起的布兰合作果然是最好的选择。若非遇到乱世,鲁斯塔姆定是位治世能臣,即便在大唐也是位足以出将入相的人物,而巴赫曼则是为悍将,这二人所组成的组合不容小觑啊,怪不得白衣大食也会吃二人的亏。可惜啊,他二人却出生在第三波斯帝国末期,这个1200年的帝国,虽然几经改朝换代,却依然沿用了萨珊波斯的名号,在这个战乱的年代,更多的怕是无奈吧。
通过布兰,李泰对二人表达了自己的敬意,鲁斯塔姆也是懂汉语的,但他也同巴赫曼一起让布兰表示了对李泰的感谢等。
当谈论到白衣大食文明时,三位萨珊波斯的精英与大多数华夏子民一样,都抱有一种对落后地方的不屑,对此,李泰惟有叹息,却也无话可说。
在初唐的年代,没有人比李泰更懂得阿拉伯人的贡献,没人比他更了解阿拉伯人的可怕。尤其是那阿拉伯文化的历史地位,那是令任何人都会发出感慨的。
阿拉伯文化的历史地位,也如它的商业中介地位一样,是一种中介文化。在横向联系方面,它把东方文化,如印度的数学、稻米、棉花、食糖,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入西方,丰富了欧洲人的经济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例如造纸,唐天宝十年(751年)怛罗斯战役,有一些中国造纸工匠被俘,此后撒马尔罕有了造纸厂,792年巴格达建立了第二座造纸厂,接着在大马士革和埃及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