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其乐融融 (第2/3页)
’一般,这位最得帝宠的小公主。太宗给其起乳名“兕子”。太宗的子女乳名记入史册的,只有李治和晋阳。这两个乳名,都殊不雅观,晋阳尤甚。
“兕”在古文中被认为是与犀牛并列的另一种动物。根据山海经说法,“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也就是说其出产地在湖南东南,大约广东福建等地,体形与牛相仿,而有独角。根据这种描述推测,我猜测中国古人可能把双角的犀牛称为“犀”,而把独角的犀牛称为“兕”,具体说来,兕应该是中国小独角犀,也就是爪哇犀。这种犀牛古代的分布区与山海经的描述接近,体重1吨左右,黑色,最后一头中国小独角犀1922年被猎杀,今天中国已经没有这种动物了。
所以,兕是一种粗笨的动物,而晋阳公主从史料记载看,她的母亲长孙皇后年轻时号“观音婢”,她应该聪慧而美丽,与犀牛这样的动物毫无相似之处。
有猜测,可能自幼失去母亲的晋阳,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作为父亲,太宗希望她能够如同小犀牛一样强健吧,这比对于女儿容德的希望更为强烈。民间还有一说,将名字起得贱一些,阎王的生死簿上是不好意思写上的,或许太宗也有此心。
晋阳公主的小传不过二百字,其中“涕”“泣”字出现了三次,两次是公主泣,一次是太宗为公主泣。有泪无声谓之泣,都是伤心到了极点吧。
“好的,四哥真好”小晋阳公主甜甜一笑,拉着武媚娘几女去了。看着这位年仅十二岁就早亡的公主,李泰颇多感慨。
太宗诸子中,只有时封晋王的李治和晋阳公主最小,所以太宗亲自照顾这两个孩子。李治每次出宫去,公主都要一直送到虔化门,流泪而别。李治成年,开始穿朝服上朝,公主流泣道:“哥哥现在也要和大臣们一样,不能再留在宫中了吗?”太宗也为之流泪。
公主临摹太宗的飞白书,下人无法分辨真假。公主死时年仅十二岁。太宗因此月余饮食无常,每天几十次为此哀伤,因此消瘦。群臣劝慰,太宗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如此悲伤没有意义呢?只是不能自禁而已,我也没有办法啊。”于是下诏给有关官员,用公主平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