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唐文学改革从茶文化开始 (第2/3页)
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来引领他们走向谈论经世致用,治国治民的方向,并且在平民中开设茶馆,也可以找出更多有才能,却未被发掘的人士,也能促进我大唐科举向这些方面发展,而不是考那些个无用的诗歌”
“哦,那,青雀,按你的想法,应该怎么考?考什么?”李世民出声打断道。
“考很多,考有用的,考他们对大唐的理解,考他们对百姓的看法,考他们治理水灾,旱灾的能力,考他们处理政事的能力我大唐需要的是有实用的人才,而不是溜须拍马之辈,但同时,也要考他们的人品,若有才干但人品不行者,一概不用”李泰在那撒声诉说着自己对科举的想法。
“恩,这倒也是,那你再说说茶馆吧”李世民打断道,毕竟现在的科举已经是很开放了,至少他是这样认为,若要更改,还得与朝廷重臣商量。
“说到这,茶品如人品,将茶推广到贫民百姓之中,这不仅是一项收入,同时,也是一种对全民直接的接触,当全国各地都遍布茶馆之时,茶风也能在百姓中蔓延,就如同谣言一样”
“等等,青雀,朕怎么发觉,你是话中有话,这茶怎就跟谣言有关了?”李世出声打断道,并狐疑地看了看李泰。
“父皇,请听儿臣把话说完,在贫民间这茶馆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同样,这小心的渠道和来源也十分广,那么我们可以控制这种现象,茶馆的接触面很广,各种言论都有,以往我们往往禁止某中言论,但如同洪水般,言论只能疏通,不能被彻底阻塞啊,我们可以才各大茶馆中定起举行辩论大会,邀文人,士子,儒学大师在那进行辩论,也就是口水战,将各种思想,好的坏的统统王里扔,让他们辩出个所以来,辩不出的,我们再根据结果,统筹概括在一起,而这茶馆无疑有众多观众,消息流通也快,很轻易就能传入百姓之中,将各种思想植入人心”
“等等,你到底想说什么,朕都被你弄糊涂了”李世民疑惑道。
“父皇,您是否对儒家有所不满,或者对某些教义,教条有所不认同?”李泰抛下了饵。
“确实,有很多些东西,朕不赞同啊,可又没甚子办法啊,呃,青雀,你从何得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