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4章 君子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34章 君子论 (第3/3页)

戒’、‘三畏’、‘九思’。这些综合起来,君子应该是那种才华横溢、光明磊落、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刚才的行径只能为我们提供反面教材。”

    李杨说:“那我们的鲁迅先生算不算君子呢?”

    余胜谦感受到了这个学生口气里有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老实说,鲁迅先生跟孔子所描述的君子形象相去甚远。别的不说,君子主张“恕”,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我们的鲁迅先生直到死的那一天,都在说“我一个都不饶恕”。

    考虑到鲁迅先生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余胜谦说:“当然算君子啦。”

    李杨说:“那就不对啦!除了‘恕’之外,孔子认为君子还要‘忠’,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出身于封建社会,受过科举教育,可他一点都不忠于他的文化和制度。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白话小说的祖师,而且在他的文章里,动不动就拿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来开涮,请问,他‘忠’了吗?”

    李杨接着举例:“还有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同样也是出身于封建社会,他小时候在私塾读,砸坏了孔子像,长大后,领导‘辛亥革命’,并且亲手埋葬了封建王朝,他‘忠’了吗?”

    李杨接着说:“由此可见,他们两位都不是‘君子’。”

    余胜谦没想到台下坐着这么一个学生,他开始冒汗了,说:“鲁迅先生是斗士、是教育家、是文学家;而‘国父’孙中山先生,更是伟大的革命家,我们不应该拿孔子的标准来衡量他们。”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他们都不是君子,那世还有君子吗?这只能说明,君子应该是多样化的,是没有标准定义的,对不对?”

    “可以这么说。”

    “鲁迅先生痛恨那些‘假洋鬼子’,主张‘痛打落水狗’。你想想,假如他老人家坐在这里,看到一些假模假样的人站在发言台装腔作势,而他手中恰好又有两片西瓜皮,你说他老人家会不会往台扔西瓜皮呢?”

    李杨这个问题抛出来,余胜谦已经明白了他的目的。根据他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这样“愤青”的行为,发生在先生身,那是丝毫都不觉得奇怪的。

    余胜谦说:“应该……会。”

    李杨说:“那你怎么还说,刚才的行为‘要受到唾弃呢’?是不是同样一件事情,鲁迅先生能做,而我们就不能做?”

    余胜谦没词了,他当然知道,李杨无形间,将慕容图归入到了“假洋鬼子”之类的人物当中去了。

    他不是不想替慕容图辩护,而是李杨以极其凌厉的口吻说出面的话,早就搏了个满堂彩,凡是看不惯慕容图那装逼派头的学生,都在力挺李杨,尤其是李杨身边的那些学生,大家都被他雄辩的口才折服了。

    余胜谦身为老师,喜欢有才的学生,他见李杨年纪不大,说起话来就跟说快板一样,一串一串的,起了惜才之心。加,慕容图跟132班之间的“恩怨”,已经不是什么重要机密了,余胜谦当然明白李杨针对的不是他老人家阁下。

    余胜谦没有追究下去,因为他也不知道那两块西瓜皮到底是谁扔的,大会很快就结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