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不枉为一男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不枉为一男儿 (第2/3页)

的追击轰炸,乙振华连忙率领赵大全他们出了树林,朝琼中方向快速撤去,弹药不足的他们已经无力在回头杀秋熊大队一个回马枪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返回五指山基地,补充足弹药。

    撤退的路上,乙振华在暗暗的想着,今天自己差点英勇牺牲在鬼子飞机的轰炸之下,一阵后怕之余,也催发了他尽快组建强大防空力量与空中力量的想法。

    现代化战争,制空权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海南这个四面环海的战略绝地,没有强大的空军能与rì军海空军相抗衡,那以后的战争就没得打了。

    像自己用采矿车组织的装甲突击力量,以黑马的姿势突然出现,杀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而再往后,一旦rì军有了防备,再想取得今天这样的战果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还得赶紧回基地啊,娘的采矿车都被自己带出来了,基地的发展也落下了,必须赶快回去,全速发展,怎么也得先把五指山的防御经营成铁桶一般,不然接下来可就危险了。

    不过乙振华这次也不是完全没收获,不但救了琼中城的数万名百姓,还赢得了民心,也给自己的部队弄来了一个正式的番号,同时也获得了李树峰和胡百杨等保安第十一团残部们的支持。

    对于自己接下来的扩编部队是有很大的帮助滴。

    半个小时后,乙振华带着部下们赶回了已经撤的差不多的琼中城,此时的琼中城,所有百姓都已经出了城,正在保安第十一团的掩护下朝着五指山方向撤离。

    只是,百姓们拖家带口,携带了大量的生活物资和财物器具,行进的速度真的是慢的不能再慢了。

    担心后方rì军会追上来的乙振华不得已只得承诺到达五指山后负责所有百姓的衣食住行,并且赔偿他们撤退所损失的财物,才哄得百姓们丢掉了一切可以丢掉的东西,轻装简行,快速向南撤退。

    饶是这样,百姓们的撤退速度在乙振华看来也还是很慢,因为他们中间大多都是些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老弱妇孺,根本就适应不了军队的急行军,还没走到一半的路程,就有许多妇女和孩子已经走不动了。

    无奈,乙振华只好命令所有士兵全部下车,让所有军用卡车与武装采矿车搭在那些走不动的妇女老人以及孩子们。

    带头徒步走在人群中,前后眺望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撤离大军的队伍们,乙振华终于体会到了刘皇叔携带十数万百姓撤离的艰辛了。

    自己好歹还有四个轮子的汽车,百姓也没有十数万,而且路程也近,只有不到五十公里,却已经如此之麻烦,不难想象,在两千多年前,刘皇叔他老人家是怎么呆着十数万百姓裹老携幼的撤退的。

    刘皇叔要的是人心,他乙振华又何尝不是,就算不为了赢得民心,作为一名有良知有血xìng的中国人,他又怎么舍得丢下数万自己的同胞们,独自逃命呢?

    因为此时追击他们的不是曹阿瞒,这场战争也不是华夏民族的内部战争,而是抵抗异族侵略的保卫战争,军人常喊着保家卫国,死亦无悔的口号,那眼下这数万老弱妇孺,兄弟姐妹们,不正是作为军人需要保卫的对象吗?

    眼看着距离五指山已经不足十公里了,乙振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只要进了山,就凭后面的那些鬼子追兵,是绝对奈何不了自己的。

    因为乙振华已经想好了关于基地的保卫准备。

    但是天不遂人愿,就在乙振华构思着如何如何加强基地的防御能力时,李树峰带着一名卫兵急匆匆的从前方跑了过来,未至跟前,便气喘吁吁的对乙振华道:“长官,不好了,我们的侦察兵在前方五公里外发现了rì军的行踪。”

    “什么?五公里外有鬼子?”乙振华闻言大惊,当即问道:“他们有多少人,武器配备如何?”

    “兵力大约在五六百人左右,配备轻重机枪及火炮等重型武器!”李树峰如实回答道。

    “鬼子有没有坦克装甲车?”乙振华急问道。

    李树峰摇了摇头道:“坦克和装甲车倒没发现!”

    “哦!那就好。”乙振华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在李树峰的眼里鬼子的重机枪和迫击炮估计就已经算是重型武器了,但在乙振华眼里,那些所谓的重武器,根本就奈何不了皮糙肉厚的武装采矿车,只是现在自己的弹药不是很充裕,如果碰上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估计就要麻烦了。

    采矿车再怎么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