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下山寻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下山寻人 (第2/3页)

先不建设,我们先下山吧。”这个决定决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乙振华深思熟虑的,首先自己yīn差阳错穿越到抗rì时期,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既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万幸。

    但凡中国人都知道,抗rì战争乃是中华民族在近代所经历的最困难最危急的一场抵抗外族侵略的卫国战争。

    在这场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卓绝抵抗斗争中,为了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永存于世,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以生命为代价与侵略者展开了无数次的殊死血战。

    在这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十四年来,中华同胞付出了三千五百多万人的伤亡、五千六百多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损失(事实上三千五百多万人的伤亡数字和五千六百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还不包括当时的东北三省和台湾)

    乙振华虽生于繁华盛世,但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炎黄子孙、自小便知九一八为国耻rì,长大后,更是胸怀报国之志,怀着满腔热血参军报国,却因为和平时期未能有机会上战场,更没有机会和rì军作战。

    三年复员后,他褪去了军人的光荣身份,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宅男,但却未失血xìng。

    如今,自己yīn差阳错来到了七十多年前的抗rì战争时期,为了活着,更为了那万分之一的回家的希望和机会,而必须去奋斗,去发展自己的基地。

    但是,当乙振华心情平复下来后,想想这时代正在饱受rì本侵略者践踏和屠戮的数千万同胞,想想南京城外冤死的三十万生灵,乙振华不能不心痛。

    既然上天给了自己一次改变历史的机会和可能,那他自然不会再坐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和四万万中华同胞生灵荼炭的,因为他明白有些责任是一个男人、一个炎黄子孙必须担当的,头可断,血可流,国耻不能忘、民族尊严不能忘。

    想起后世张忠义先生的那篇名为《八年抗战中国并未取胜》文章中的那句:“当年四亿民众难奈六十万侵华rì军何、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乙振华就不由自主的暗暗发誓,自己绝不会让这样的历史悲剧发生。

    他相信,只要自己依靠红jǐng基地持续发展,就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