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474:甩锅高手 (第2/3页)
全套扫描分析最多也就能用个20分钟。但这个怪物愣是花了托尔大半天的时间才搞定。
用托尔的话来说,这个生物的基因序列简直就是一坨纠缠在一起的乱码,乱七八糟的似乎杂糅了很多生物进去。她花了不少力气才将其逐一分辨出来。
分析结果显示,这个生物的基因中有17%属于人类,而且全都处于基干部分,也就是说,怪物在变异前应该是一个普通的人类。其他有19%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地球生物,而剩下的那64%则属于一种存在于侏罗纪末期的“外来生物”。有关这种生物的讯息,赵舰在古代人的资料库中看到了相当大篇幅的描述。
该物种在根达亚先民从有机生物转化成能量生物之前就已经“被”灭绝,是极少数被根达亚人列为“重度危害性生物”。并予以彻底消灭的物种。
当时的古代人正处于太空探索的繁荣时期,求知欲旺盛的先民向太阳系外派出了数以万计的科考队,雄心壮志的准备建造一个“银河系资料库”。
其中一支科考队在银河系的边缘地区,发现了一颗已经“死亡”的天然可居住行星。这颗星球的地表上已经看不到任何活着的生物,只有荒漠化的土地和随处可见的骸骨。科考队扫描过整个星球后,在一个深邃的峡谷底部发现了一个颗还没有形成任何胚胎的“未受精卵”,于是便将这颗蛋带回地球研究。
这颗巨蛋在抵达地球的初期,表现的一直都很稳定,古代人把它当成是一个稀有标本。保存在一处珍惜动植物博物馆内。结果就在人们渐渐忽视它的时候,这颗蛋竟然莫名其妙的孵化出一只幼兽!
这只幼兽在孵化后很快便逃出博物馆,然后躲到荒郊野外,以令人惊诧的速度进食并生长。而且具有极强的无性繁殖能力。等古代人注意到对方的身影时,这些怪物的数量已经达到百万之众,并继续呈几何数字增长。
正是因为这种生物的出现,才导致了侏罗纪晚期的恐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