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六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零六章 (第3/3页)

类似又彼此相对的性质----粒子和波动。躁动的高速粒子携带能量,基于奇点自旋的能量波动又耦合出物质的特性。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那副物理八卦图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中的两对性质。接下来,奇点爆炸后流转变迁,这两对性质又彼此作用,演化出新的性子,粒子与能量耦合出电性,波动和物质耦合出磁性,粒子与物质耦合出空间,能量与波动耦合出时间。而后这四对性质又不断耦合,形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万物。

    整一个这样的推演过程,令我想起了古书上所说天地诞生的过程:太初有道,道分阴阳,是有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合,而生万物。

    反之,要由大千世界的种种影像逆推真理的原型,必然要由万物寻八卦,由八卦合四象,由四象合两仪,由两仪合道,再由道至太初。

    如此一来,以万物投影做图,再按图索骥,也许有几乎抓到那所谓的“骥”,这样一个过程,我草率的定位为突破维度视界!

    另外一个问题:为何我们我放弃精确定义宇宙现象的态度?

    这个问题是基于经验世界视角的经典物理提出的。按照我们经典物理世界的一贯作风,我们希望用最正确的规律组合成一道大网,将整个大千世界都网络其中,然后蜗居在其中的科学家们可以像一只蜘蛛一样,坐着不动就能执掌乾坤,定义宇宙的每一个角落的每一道风景。不用说,经典物理学家们显然失败了,超越经典尺度的大空间宇宙和量子宇宙都可以逃脱经典织就的恢恢法网,逍遥法外。

    要问原因的话,很简单的说,就是宇宙的投影实在太多,而且有太多的投影是由投影的再投影产生的,无法准确推测出投影的源头。身处由高维宇宙投影下来的低维投影视界中,难免在影像中乱花迷眼,昏了头脑。因此,我们不能苛求经典物理用公式定义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非人类已经超越光速,能够接触到高维视界。

    我若是你,肯定会遗憾,若经典物理失去了对世界准确定义的神力,那岂不是科学的绝望?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科学必然会不断进步,这一点不用否认,而且在投影的世界中,借助我刚刚为你展现的美景,我也希望你能够抓住科学世界中最美妙的那点灵感。所谓一点灵犀,我悄悄的告诉你到底为何物!简洁的描述是这样的:想要运用好经典的工具,要善于抓住隐藏的法宝,而这个法宝便是坍缩的概率。

    何所谓坍缩的概率?还是举个例子吧!在旋转能量球模型中,我们用超维旋来解释光子从两道光门中选择一道门的行为,即相同自旋(波动)和公旋(速度)的光子,在超维旋上会有微小的差异,这个微小的诧异造成了光子选择不同光门行为。因为维度视界的关系,光子在超维旋上的差异我们无法准确定义,不过当我们用出隐藏的法宝之后,便不需要苛求精确的定义,即光子的数量一多,数量级一大,便不需要考虑超维旋的影响,而得到光波干涉的准确定义。我们可以理解为大量光子中,总是会存在一对对方向相对的超维旋光子,他们之间相互干涉,会抵消掉超维旋的偏差,使得光子相当于没有超维旋的影响。换个角度理解,便是考虑超维旋的光子是处于概率状态,而研究大量光子时,概率状态便会坍缩至无概率状态。

    你会注意到,以上“风景”中有“大量”这个关键词,实际上经典的经验物理世界,处处都是由大量的能量球聚合而成,这是经典物理的基石。经典物理以后的发展路线,要充分利用大数量级粒子坍缩后带来的特性。我们可以理解,爱因斯坦相对论所假设的光速不变和惯性系恒常两大原理,便是符合概率坍缩的两个优美假设,其中趣味,我就不细细诉说。

    就不苛求精确定义,我再做一个简单易懂的解释。我们可以将旋转的能量球类比成人群中单个的人,人群中每个人的性格都千变万化,无法统一,更无法用准确全面的量去定义。现在,由一群人组成的一个系统,比如说一个公司,作为系统的主管,你若要详细的了解系统中的每个人的性格,这是不切实际的。实际上,人群和粒子群一样,当性格迥异的人群汇聚成人流后,其特性和粒子流便差不多,比如说水原子汇聚成的水流,人流和水流一样,其中很多相对相重的特性会抵消中和,最后表现出最明显的趋力特性。比如说水往下流,而人则会趋利而行。利用水往下流的特性,可以引水灌溉,而利用人趋利的特性,可以引导一个系统正常运转,大至治国,小至管理公司,都是如此。

    ................................................................................................................................

    莹莹传来的这些讯息虽然都只是文字,却给山云以巨大的震撼,打开一座通往神奇的大门。文字中,莹莹对于量子世界的认知带有猜测性质,不过山云相信这种猜测无限接近真理。超维的真理,是无法被低维视界中的我们随直接认知的,莹莹巧妙的创造投影之法,大大开阔了山云的视野。

    在莹莹构建的模型中,超维存在的真理被四维投影,组成了四对相反却又相通的奇特风景,如同两天相互追逐的阴阳鱼,组成四个大太极。物质与能量,波动与粒子,时间与空间,电与磁是四个维度,也是四个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而将所有的风景组合起来,就无限接近于真实。

    模型即使再完美,也无法代替真实。但这是一种可以一而贯之的思路,是一种可行的大道,令人可以有无限的视野去观察冥冥中的真理。

    能量球模型,给山云的启发最大,因为莹莹将古老的八卦之理与科学中的八种现象相合,居然衍生出种种新的奥义。山云心中隐隐觉得:能量与物质当真就是天道和地道的化身,电和磁是风道和雷道的化身,空间不动如山,时间荡漾如泽,波流淌如水,粒子如同火焰。不仅有如此对应,这四对物理现象之间的衍生关系,更符合古老的术数。

    众所周知,混沌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那混沌就相当于超维视界中的真理之体,混沌显现如同奇点爆发,刹那间的膨胀,世界渐渐有了物质和能量的分野,如同太极生两仪。物质本身细化,蕴含了粒子性,而能量的本来面目,显现出波动特性,由物质与能量,自然衍生出粒子和波动,这层变化便是两仪生四象。至于四象生八卦,就如莹莹在讯息中所说,空间同时具有物质和粒子的特性,时间同时具有能量和波动的特性,电同时具有粒子与能量的特性,磁同时具有波动和物质的特性。如此,波粒于物能这四象便衍生出八卦。

    也就是说,科学所谓真理,佛所谓的真如,道所谓大道,就是一团混沌的本体。通过投影的原理,由不同的方向出发,就可以依法投影出不同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乃至万物。

    每一种投影的方式,就是一种独特的法门,佛所说万法平等,万法相通,是因为他们投影的本体相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