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第3/3页)
体表现出磁态。
2,整体无自旋的高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聚合体变现出粒子态。
3,整体有自旋的高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聚合体表现出时间态。
4,整体无自旋的低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离散体表现出空间态。
5,整体有自旋的低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离散体表现出波动性。
6,整体无自旋的高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离散体表现出电态。
7,整体有自旋的告诉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离散体表现出能量态。
接下来,我们一条一条来审视这七条定义,每一条定义都拥有一种优雅的美感。
第一,整体无自旋的低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聚合体表现出物质态。我们现在所能接触到的花草树木,风霜雪雨就是这样一群能量球的聚合体,这群能量球并非每个都不自旋,也不是每个都低速,但是整体聚合起来,高速的能量球碰到低速的能量球会减速,而向不同方向自旋的粒子最后中和起来,就没有自旋的特征,同时,这些能量球聚集起来显示出了聚合的效应。
第二:整体有自旋的低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聚合体表现出磁态。以永磁铁为例,永久磁铁是磁铁中磁性物质的自旋与电子角动量成固定方向排列。磁铁中的磁性物质是低速运动的粒子,而磁性物质的自旋成固定方向排列使得磁铁中的能量球整体表现出自旋。
第三:整体无自旋的高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聚合体变现出粒子态。首先,粒子的速度和宏观星系相比当然要快得多,一般的说电子的速度为十分之一的光速的量级,阿尔法粒子是百分之一的光速量级,这些都是两样粒子在真空中的速度,并不台标不能够被加速到更高的速度。其次,量子态的粒子虽然个体自旋,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表现自旋,最后我们观测的量子同样是由能量球聚合而成的物体,质子是,电子是,就连夸克也是。
第四:整体无自旋的低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离散体表现出空间态。古人解释空间用一个宇字,表示天地四方,表征空间态的晶壁系粒子整体不自旋,同时也是低速运动,但是它们奇特的地方是受高维宇宙的离散力作用,向外弥散铺展,从而表现出空性。
第五:整体有自旋的低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离散体表现出波动性。我认识的时间是带有空间属性的晶壁系粒子在离散中又表现出自旋的一种状态,古人用宙字来表示时间,意思是古往今来,时间如同一条河,水流朝一个方向,意味着这些离散的能量球是由过去朝将来自旋,方向统一。至于高维旋转造成的离散性,正是我们无法直接接触他们的原因,因为我们是由收向心作用的物质性粒子构成,无法直接接触到高维状态的离散属性。
第六:整体有自旋的低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离散体表现出波动性。以水波为例,水中的粒子整体表现为低速运动,但是当粒子整体表现为自旋时,就会形成波,而且波拥有向外扩散的天然特性。
第七:整体无自旋的高速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离散体表现出电态。以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为例,首先,电子是高速运动的粒子,其次大量的自由电子在整体上并不表现出自旋,最后电子是自由的,会向四周弥散,当金属通电之后,给电子施加一个电场,电子能够自由有序的运动。
第八:整体有自旋的告诉运动的大量能量球的离散体表现出能量态。以通电后的金属中的电子解释,不难理解,当施加电场之后,电子由无序的自旋变成有序自旋,从而在整体上表现为自旋,因此便具备了能量,拥有电能。
这里轻轻著名一点,以上所说都是能量球在这八种旋转态下最容易显示的状态,并不是说那是唯一能显示的状态。比如说同样是波的状态,构成电磁波的虚粒子就是处于高速状态而不是低速状态。大多数情况下,现实中低维视界里的事物都不能纯粹的显示八种状态,而是由八种状态彼此结合而成的。就好像八卦和八卦相合,最后组成八八六十四卦一样。若基于这点出发,继续发挥,我们可以在刚才那个圆上继续制造出新的点,比如说磁和波这两个点之间,又可分成八分,其中插入六个点,以波为基础进行重新映射,可以得到时间波,能量波,电波,粒子波,空间波,物质波,磁波这七种新的物理状态。以此类推,可以依据八八六十四卦组成一个八卦周天图,那么可以探讨的物理状态就更多,比如说:时间能,波能,磁能,空间能,粒子能,质量能(内能),再比如说波质量(虚粒子质量),磁质量,粒子质量,电质量,空间质量,时间质量等等概念。还有电粒子,能量粒子,时间粒子,波粒子,磁粒子,物质粒子,空间粒子等等,如此不胜枚举。
当然,如果你还想将这个“周天圆”细分,你又会得出许多新的东西,那更是多得让人头大,比如说电磁波就是其中的代表,也许你可以倒腾出粒子电波,能量电波,时间电波,空间电波等等新的东西来,谁又知道呢?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头晕脑胀,不知道自己的思维该立足于何处呢?实际上真实的宇宙若细分起来,就是如此的复杂,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宇宙是很累的,不是么?而科学是什么?科学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轻松简单的掌控无限的宇宙之道,有没有方法去掌握这种大道呢?
这种方法当然有,不过今天已经有些晚了,我们稍后再将吧!明天,我将以时间和空间作为新的一面,为你进行时空投影,向你展示时空沙漏模型中的美妙风景,而现在,不知道你对旋转粒子模型还满意么?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