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养生---开源节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养生---开源节流 (第2/3页)

是活得久的人,养生要顺其自然,包括顺应命运。”

    将夜知道庄纯是在告诉他,她已经顺从上天安排在她身上的命运,所以能够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将夜自然不会反驳,他们都是身在飘渺之中的人,自然不会太过于儿女情长,为了疾病而一直苦恼。

    “你说的很对,人本是光溜溜来到世界,自然也是光溜溜离开,这里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个过程而已,时间的长短并不能代表看到风景的多少。如果彭祖每天都愁眉苦脸,那他确实还不如出生就夭亡的婴儿。”将夜说道。

    两人对视一笑,心中所想,毫无遮掩。

    庄纯念出一段养生主之中的经文:“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老聃死了,秦失前去吊唁,号哭了三声就走。

    弟子问:“他不是老师的朋友吗?”

    回答说:“是的。”

    “那么,吊丧像这样子行吗?”

    秦失说:“可以。原先我以为老聃是我所认为的那个人,现在知道不是。方才我进去吊唁,有老人在哭他,像哭自己的儿子一样;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哭自己母亲一样。他之所以招来这样的吊唁者,必然是他自己也有不必吊唁而去吊唁,不必哭泣而哭泣的情况。这种情况是背弃自然,给世俗感情推波助澜,而忘了人的生命都受于自然。古时候称这种做法是违反自然所招致的刑罚。一个人偶然来到世间,这是他顺时而生,偶然离去了,这是他顺时而死。安于时运而顺应自然,一切哀乐之情就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称此为自然的解脱。”

    脂膏在作为烛薪燃烧后就烧尽了。火种却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

    庄纯接着说道:“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如果我们会有孩子的话,那孩子身上就会继承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