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三章 十二星座真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三章 十二星座真人 (第2/3页)

也不懂得厌恶死亡;出生不欣喜,入死不推辞;无拘无束地就走了,zì yóu自在地又来了罢了。不忘记自己从哪儿来,也不寻求自己往哪儿去,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这就叫做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帮助自然。这就叫“真人”。

    像这样的人,他的内心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他的容颜淡漠安闲,他的面额质朴端严;冷肃得像秋天,温暖得像chūn天,高兴或愤怒跟四时更替一样自然无饰,和外界事物合宜相称而没有谁能探测到他jīng神世界的真谛。

    所以古代圣人使用武力,灭掉敌国却不失掉敌国的民心;利益和恩泽广施于万世,却不是为了偏爱什么人。乐于交往取悦外物的人,不是圣人;有偏爱就算不上是“仁”;伺机行事,不是贤人;不能看到利害的相通和相辅,算不上是君子;办事求名而失掉自身的本xìng,不是有识之士;丧**躯却与自己的真xìng不符,不是能役使世人的人。像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这样的人都是被役使世人的人所役使,都是被安适世人的人所安适,而不是能使自己得到安适的人。

    古时候的“真人”,神情嵬峨而不矜持,好像不足却又无所承受;态度安闲自然、特立超群而不执着顽固,襟怀宽阔虚空而不浮华;怡然欣喜像是格外地高兴,一举一动又像是出自不得已!容颜和悦令人喜欢接近,与人交往德xìng宽和让人乐于归依;气度博大像是宽广的世界!高放自得从不受什么限制,绵邈深远好像喜欢封闭自己,心不在焉的样子又好像忘记了要说的话。

    把刑律当作主体,把礼仪当作羽翼,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等待时机,用道德来遵循规律。把刑律当作主体的人,那么杀了人也是宽厚仁慈的;把礼仪当作羽翼的人,用礼仪的教诲在世上施行;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等待时机的人,是因为对各种事情出于不得已;用道德来遵循规律,就像是说大凡有脚的人就能够登上山丘,而人们却真以为是勤于行走的人。

    所以说人们所喜好的是浑然为一的,人们不喜好的也是浑然为一的。那些同一的东西是浑一的,那些不同一的东西也是浑一的。那些同一的东西跟自然同类,那些不同一的东西跟人同类。自然与人不可能相互对立而相互超越,具有这种认识的人就叫做“真人”。

    这经文传到将夜的耳朵中,细细体悟,他对真人的了解更深了,像这样的人可以做到与人同一,所以可以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可以做到与世俗无伤,因而可以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

    像这样的人可以做到和世界中的物xìng相融,所以可以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

    像这样的人可以做到直达人生的本源,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圆融自然,所以可以其寝不梦,其觉旡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像这样的人可以做到心如清风,意如流水,心意和四时相通,所以可以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

    此时,将夜脑海中闪现了自己领悟分身之道时,在懒人心经中看到的那章经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yù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其中: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每一种形态都代表着天地中的一种意志形态。

    现在,他周围的这些真人呈现出的形态,也如同庄纯所念出的经文中展示的那样:神情嵬峨而不矜持,好像不足却又无所承受;态度安闲自然、特立超群而不执着顽固,襟怀宽阔虚空而不浮华;怡然欣喜像是格外地高兴,一举一动又像是出自不得已!容颜和悦令人喜欢接近,与人交往德xìng宽和让人乐于归依;气度博大像是宽广的世界!高放自得从不受什么限制,绵邈深远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