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大灾变(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 大灾变(下) (第2/3页)

,但大部分生物学家都认为,将精神力划分到器官的范畴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它完全不具备物质形态。

    元素基因则是另一个热门课题,它们是引起元素适应症的罪魁祸首,可同样也是人类在大灾变后继续生存发展的希望所在。

    ――《魔法元素对人类科学的影响》

    有人断言,如果没有“陨晶”出现,人类也许还可以继续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但生存状态绝对比现在要恶劣得多。这一点毋庸置疑,正是因为

    “陨晶”对魔法元素特殊的排斥作用,人类的科技文明才得以在夹缝中艰难地保存下来……

    以几颗最大的“陨晶”为中心,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幸存人类形成了几个规模最大的聚落。

    ――《陨晶影响人类文明》

    众所周知,人类大脑的利用率极低,其中超过80%的部分都处于一种“闲置”状态,被人们成为上帝的禁区。那真是上帝的禁区吗,它为什么会存在?

    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在某些陆地生物的身上,我们能找到“鳃”的结构,即便鳃对它们毫无作用。鳃的存在,是因为它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水中。

    这样的例子并不止一个,在很多生物的身体结构中,我们都能找到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失去作用的“器官”。

    因此我们大胆地提出一个猜测:人类大脑被中的“上帝禁区”会不会和用不到的“腮”一样呢?

    在新人类身上,我们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一系列的实验表明,魔法元素是“上帝禁区”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从基因层面着眼,人类基因在大灾变前被精简到2万个左右,现在这个数据被发现并不正确。许多原本被认为无效的基因在魔能环境下“复活”了,这些基因被称为元素基因,元素基因“复活”的过程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称――魔法元素适应症。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的祖先曾经生活在充满魔法元素的环境中?

    ……种种现象表明,新人类的出现并不是一种进化,而是一种大规模的返祖现象,人类只是重新掌握了祖先们原本就拥有的能力。

    ――《进化的奥秘・新人类与上帝禁区》

    将防护服当成睡袋,少年躺在篝火旁,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仰望着灿烂的星空,曾经在基地主脑中看过的关于“大灾变”的资料在脑海中一一闪现。

    当初,这些资料是他了解这个陌生世界唯一的渠道。尽管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还是发现,外面的世界和他所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说实在的,少年从未觉得自己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人,这一点从他在基地里足足呆了两年,如果不是火山爆发这一突发事件他还会继续呆下去可见一斑。

    有时他会想,如果能够找回失去的记忆,他多半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宅男。不是不渴望丰富多彩的人生,可每当考虑到可能伴随的危险,他就会立即裹足不前。

    用叶公好龙来形容最适合不过,他可以为电影或者小说里主人公的惊险绝伦的经历兴奋不已,脑袋里偶尔也会产生类似的幻想。但如果那些刺激的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他知道自己的心情绝对不会是兴奋。

    人就是这样矛盾的生物,在基地里的时候他不止一次想象过外面的世界。可当他发现外面的世界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的时候,他很快就后悔了。

    没有浑身冒火的恐怖恶魔,没有长着七八个脑袋的巨大怪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