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满载而归 (第2/3页)
,生产线一条。
各种机甲生产线、战斗机器人生产线两百多条。
太空炮舰二十艘,太空护卫舰两艘,巡逻艇若干,船员无,这不是齐纳星人不适合操纵太空战舰,而是地球上已经准备了大约两亿太空舰队官兵,而一艘三十万吨级的太空巡逻艇只需要三百人,一亿吨级的太空炮舰也只需五千人。护卫舰三万人左右。太空舰船不同于海上舰船,首先从水、空气、能源以及一切消耗都要自给自足,尤其是水与空气耗量太大,根本不可能完全靠储备,只能循环利用,这就数百倍增加了体积,又因为军用舰船也不同于普通运输船,需要加强表层防护,还要支撑能量罩,所以,一般舰船的质量都在亿亿吨以上。
间谍卫星五万颗,包括星球附近一亿公里与一亿公里以外的深空,这个没有多大技术含量,星门根据现有齐纳星技术与地球技术,稍加改进即成,花费主要是材料费,以及改制的一条流水线,留一百颗齐纳星布防,其余全部带回地球,估计一定用得着。
齐纳星很早脱离了战争,所以武器品种少,威力不大,功能单一,乏善可陈,而且齐纳星目前要对付丧尸,武器紧张,自己又比上次强大不少,所以常亮也就没再打主意,反而留下了不少高精尖武器,当然,主要还是留给希望村、人武基地、南方基地成员掌控了的沙漠基地中央政府。常亮打算留在中央基地的是原南方基地一把手田伯光,田伯光为人奸诈,这也是常亮一直没有重用他的原因,不过用来对付牵制赙仪等老狐狸最合适不过,田伯光虽然在中央基地没什么人脉,不过有常亮这张虎皮以及这八年来这里也要和谐经营下来的基础,还是可以与赙仪这些原来齐纳星高层一争短长的,反正常亮也无所谓齐纳星谁掌权,只要他们能按照自己意图发展,尽可能抵抗久一点,积累越多越好的物资晶核就行,是不是被自己掌控倒不是那么重要。
普通稀有金属三十二亿吨,特殊稀有金属八千万吨,普通垃圾金属,主要是铁、铝、铜、锡、铅、黄金、白银等五百亿吨,这还是扣除机甲与战斗机器人的原料耗用以及星门升级后剩下来的。
除此外,还有大量的日用品与生产工具,这些在齐纳星看来十分平常的商品与工具,到了地球就是高科技产品了,另外,也可以用于星门世界的生产与消费。
大量外来高科技产品涌入地球,肯定会对地球市场带来冲击,这个不符合常亮原先不影响地球经济的打算,但是,现在局势有了变化,外星收割者入侵迫在眉睫,必须尽快推动地球产业的转型,所以,大量高科技产品冲击市场,可以带动地球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其转向,未必是坏事。
当然,常亮对齐纳星的掠夺,让这颗试练星球也是千疮百孔,元气大伤,未来的经济发展前途必将受到严重阻碍,不过齐纳星人类本身就很难重新夺回对星球的控制,甚至难逃灭亡的命运,就算有常亮的帮助,也只能延缓这一趋势而不能逆转,常亮自然不可能完全将力量投入这颗星球,所以,这种掠夺对目前齐纳星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这次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