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回家 (第3/3页)
读大学的儿子,居然这么有出息,衣锦还乡了。
常亮也是苦笑,衣锦还乡哪有这么容易,自己不过读了半年大学,要不是机缘巧合得到了星门,常亮现在还是苦哈哈学生一个,四年后毕业还不知道怎么样呢,于是一边与寒暄的乡亲们打招呼,一边掏出糖来分给孩子们,猛抬头,头发斑白老泪纵横的父亲就站在眼前……
常亮在家呆了三天,说是三天,其实只有三个晚上,因为白天,父母亲都有事,所以常亮这段时间里也分别去陪父母干活,村里的小学有四个年级,因为只有常亮父亲一个老师,所以分两个班级上课,每个班级又是复式教学,另一个班级学生就去打猪草,在学校几亩薄地上干活,因为学生中午都在学校吃饭,米都是自己家里带来的,菜却是学校统一供应,所以,学校的上课时间与别的学校不一样,是两班制的,中午以及傍晚常亮父亲都要错开给学生上课,很是辛苦,不过学生家里是欢迎的,这些都是留守儿童,没人管理的话很容易学坏,常亮好歹是个大学生,给孩子们上课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讲些外面的新鲜事,西湖,许仙白娘子神马的,反而更受欢迎。
除了帮父亲上课外,常亮更多是是帮母亲在地里干活,常亮父亲成天在学校,家里地里的活全靠母亲一个人干,她还要帮助学校中午蒸饭烧菜,早早就被生活压弯了腰。
其实不是没有学生要帮常亮家干活,但是常亮父亲严厉禁止,村里不少家庭都缺乏务农人手,家里土地都抛荒,他这个当老师的怎么能搞特殊?
不过现在有了常亮,地里的那点活很快就干完了,常亮上大学以前也常帮家里干活,现在身体素质早已经超出地球人很多倍,这点自然不在话下,如果不是怕父母吓着,以及想与母亲多说说话,他完全可以放出一个齐纳星带回来的农业机器人,半小时就把活都干了。
常亮知道,父母都是老实结巴的农民出身,他们绝对不会同意常亮将他们接到城里去享清福的,唯一的一套在宜宾城里的房子还是为了常亮将来回来安家,前几年向亲戚借钱付了首供,当时宜宾房价才两千,现在已经涨到五千多,还好买的早,不然还供不下来了,就这样,常亮父母还要不断借钱。
现在自然好了,钱当然不成问题了,不过,这钱怎么给父母还是个大问题,昨天父亲还抱怨常亮买那么多礼品浪费钱呢。
所以,这几天,常亮在慢慢向父母透露自己的情况,当然也不能全说,只说是自己与几个有钱同学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就是有名的星空公司,自己在那里兼职,一年年薪几十万,年终奖也有这个数字,还有一定数量的股份,每年分红也不得了,所以他们完全不用这么节约,于是常亮给了他们一张银行卡,就是以前准备的那张,但是常亮父亲在知道里面有一百万后,脸sè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