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猛将之志 (第3/3页)
是没参与此次战争的人。”
徐从适嗯了一声,没有接口,但已经明白杨信的意思。
此次的结局如果真是契丹东撤,回讫西退,在回讫人主力未损的情况下,唐军可未必能够继续冒着严寒远征岭西,当然要想进入漠北就更难了。回讫人无功而返,国力势必大落,甚至萨图克的地位也将动摇。然而灭族却未必至于,那时候西域很可能会继续维持着战前的格局,有所变化的只是契丹、天策、回讫同时削弱,而与此同时,后唐却势必趁机坐大!
天下国势之消长是有叠加效应的,一旦后唐得到天下之望,则各种人才、资源都会朝原汇聚,进一步加强洛阳方面的优势。
“我之削,便是敌之强”。杨信道:“我天策军之劲敌,可不止是契丹、回讫而已”。
徐从适听他说到”我天策军”时,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有些拗耳,但也知道杨信所言不错。
三流兵将,只能注意到眼前的战斗,二流将领会考虑到整个战局,而有着一流资质的奇才,却能见微知著,在战争还将眼光放到整个天下!
天策政权如今和后唐政权虽然处在蜜月期,但这种友好不见得真能永远持续下去,双方明里是盟友,暗也是劲敌,作为天策军的最高统帅,张迈要考虑的显然不止是北庭这场战役的胜败,更要考虑诸**政格局的消长!
如果这场仗天策军只是将漠北、岭西的胡马击退,而导致天策军实力锐减,且面对后唐时优势大失,那么对张迈而言,这场仗将是战胜之败!杨信道:,“所以我觉得如今的局面,不管是元帅有意造就,还是无意形成,都不能放过眼下这个机会!我们应该设法将回讫拖死在这里,就算冒一点险,也要让他们泥足深陷无法抽身,否则若让回讫有进退的余裕的话,他们一见元帅回援就逃之夭夭,那样局面仍然不足以致全胜之局!”
徐从适道:“所以你是打算配合你所认为的这个大势了?”
“我觉得,郭威将军应该是有意配合的。”杨信说道:“所以我想配合郭将军!”
“但是你知不知道,这样的局面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徐从适道:“在元帅那?,是要用局部的冒险来博一个全胜,而在我们这里,可就是拿我们的性命来赌!在元帅那里,他最多只是失去了部分军力,失去了若干部下,但在我们这里,一个不小心,我们的命都要送掉的!”
“那又怎么样”。杨信慨然道:“这次我有三千铁甲骑兵精锐,便是冲入十万大军之也有机会杀回来!此去援救慕容副都督,未必就无法全身而退!将士既赴边关。就当有马革裹尸之准备!”他却拍了拍徐从适的肩膀,道:“但你若还有回家的打算,我就不勉强你了回头我会帮你找个理由让你留下
这时郭师庸已经传令让杨信准备出发,徐从适站在城墙边上发呆,想着过去的种种,想着此来的任务,想着进入安陇之后的际遇,想着与杨信的兄弟之情,心去留不定。
杨信却已经集合兵马,郭师庸又将自己备用的千里镜送了给他,道:“路上好看道路,免受埋伏重视之心可想而知。
到了城门附近,三千人都集齐了,个个有慷慨赴难之准备,因不见徐从适,田浩问起,杨信正要替徐从适找个理由,便听徐从适道:“我去挑羽箭,迟了集合,请恕罪”。
杨信见到了他心头一阵狂喜小他与徐从适同是孤身在外,又有着相同的秘密,万里跋涉互相扶持,情谊早已如同骨肉相连,虽然口说不勉强徐从适,但见到了他心还是犹如多了一股力量,杨徐二人对望一眼,一个眼神交流已经包含了许许多多的讯息。
等徐从适走近,杨信才低声笑道:“怎么改变主意了?。
徐从适笑道:“君有定天下之略,将有致胜之策,士有赴死之志,这一仗赢盘甚大,我还是跟上去捡几分功劳吧
两人说话低声,跟着却放声大笑,别人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只是见主将副将出阵之前笑逐颜开,个个也就信心大增!
杨信取出郭师庸给自己的千里镜,道:“这个给你,你来用比我合适。”
彼此是连性命都可以托付的人小小千里镜又算什么?徐从适更不多言便接了,当下整顿兵马,开往东方!
月票离分类前还差凶票,原本以为很渺茫的,现在看来,还有机会!
大家支持一下吧!如果可以追上,未来两天至少四更!就让**在这个月达到顶峰!阿菩诺不轻许,诺出必行!
有月票的书友拜托支持一下。只剩下最后两天了!没有月票的朋友怎么办呢?刚好最近在办活动,只要按照首页“提升安全强度拿月票。那个流程走一下就可以拿到一张月票。
拜托了,诸位。我继续码字去了!
[w w w .1 6 K b o o k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