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攻守同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攻守同盟 (第2/3页)

边呢?早在后唐使者还没有抵达的时候他就已经和张迈达成了共识。

    “我们也要稳住东方的战线,并开通商路以开税源。”张迈说:“就目前来说,李从河并无大罪。我们要讨伐他师出无名,而且我也不想要在外虏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就兄弟相残,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华夏内部从此不要有内耗的战争了尽管我也明白,这实在是奢望了。不过当前来说,维持东面展现的稳定,对我们来说是最有利的。”

    “而且”张迈面前摆着那本“大唐大内秘藏地图册”手指向西面指去:“我总觉得,西边可能要出事。”“出事?”郑渭说。

    “嗯,我有这咋。预感。”张迈道:“我们之前的整体战略是东攻西守,在这咋。战略下我们放弃了西线的一些本来有可能争取到的优势,为的就是最大可能地维持后方的稳定,将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东方来。但现在,东面的开拓暂时来说已经接近极限,而从最近西线的一些蛛丝马迹看来,“东攻西守。战略的副作用似乎也在显现了,所以我想。也许是时候调整了。”

    “东攻西守”是天策军最大的整体战略,郑渭很明白,一旦改变的话天策政权的内外形势都将彻底扭转。所以这已经不仅仅是军方的事情。内政方面的改变与支持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由于后唐与天策军想要的都网好是边境的稳定,同时在需求上李从何偏向于政治而张迈偏向于经济,可以说双方矛盾极小互补性却甚强,因此郑渭与范延光的谈判便可以用一拍即合来行动。

    在张迈对于一些礼节性的盟约条款作出了一定的让步后,商谈就变的更加顺利。由于后蜀的紧逼后唐雄武军缩至陇西,双方便约定在秋道地区开辟一个椎场进行边境贸易,秋道的治安则由天策军金城方面统帅与雄武军节度使共同负责。双方边税则由两方面共同议定。

    说实在的,范延光这一次来只是在大略上有了决定,细节方面可以有很大的调控空间,反而是天策军方面。对与椎场关丽柑度、度量德、出入货物等等商贸细节都做足了准备,所慨谋拿出了一份厚达数十页的细则初定稿时。范质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翻看着数十页的初定细则,里头却是密密麻麻的货物以及数字,让范质倒背四书五经他也能够,但让他在短时间内看明白这由数据构成的厚厚书,他的头可就大了。

    这份有张迈参与、由郑渭提纲、由张谋草拟的通商细则初定稿考虑缜密,而且在立意上至少看起来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而且在礼节上又很尊重洛阳方面的大国地位。范质在一时之间几乎寻不出多少可以驳斥的地方,虽然他隐隐感到,如果完全照着这份细则来签订盟约,以后后唐在边境椎场上只怕会陷入被动。可是如果不按照这份细则来。他范质一时之间又拿不出一份更好的盟约协议来。

    范延光对这些商贸细节没怎么放在心上,任由张谋与范质在那里讨价还价,他自己却捉了张迈的手步开几步,道:“张元帅,你既与我主结为兄弟,那么我主希望,我们两家除了在这些小事情上合作之外。在军国大事上,也能做到同富贵,共进退。”

    张迈一笑,问道:“怎么个同富贵、共进退法?”

    范延光道:“如今原圣主在位,老百姓本来是能够很快就过上好日的,只是因为国家有两大外患未定,所以国库钱财十有**都得用于对付外患,我主体恤民情,急盼能够有朝一日放马南山,让数十万将士解甲归田,也算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只是这两大外患一日不解除小我主就算想要减赋为民也很难啊。”

    范延光对这次会盟显然也是有做过准备的,他已经清楚张迈对内对外都高举“民本”的大旗,所以在外交辞令上也就以此作为修饰。

    张迈道:“那兄长准备怎么办呢?”因两个政权已经订立了兄弟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