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搜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章 搜兵 (第3/3页)

另搜兵源的毒情,以及郭师庸很尤其热炕上三个人几乎挤在一块,这不像国事讨论的场面,倒向亲朋相聚,张迈倚墙,郑渭凭几,他就将脚伸上炕来。舒展了一下肩背,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些,屋里头的气氛不知不觉间又宽松了几分,薛复才道:“天下之兵,无有不可用的,韩信连市井之人都能变成精锐    一虽然像他那样的兵法天才百年不遇。薛复自忖也没这本事,但沙瓜士兵。也不至于一无是处。”

    郭师庸道:“百户之邑,必有忠勇,沙瓜自然不会没有勇士,只不过精锐之徒多被杨易选去了,粹下的这三万五千人,安于逸乐,惰于进取,又带着末世归义军留下的暮气,因此我认为要练成精兵,嘿,难!”

    “是,是,是。”薛复道:“不过我能否这样理解郭老的话一沙州之兵,不是完全不能用,否则曹议金如何靠他们在  伽与秋银之间立足?只是郭老心要练成之兵,乃是“勇猛进取,的悍卒,所以进取心不足的沙州兵就不很符合郭老心目的评判准则,对么?”

    郭师庸点了点头,道:“兵质之先天强弱,源自生活之习性。漠北之强于漠南,北一疆之强于南一疆,关西之强于关东,均在于此。沙州这些人久在曹议金麾下,安逸得久了,既少了一份质朴,又缺了建立军功的渴望,尤其麻烦的是他们染了不少恶习。如今我们东西三段都是自保有余,又何必再练一批守成之兵?我年纪虽老,却也知道元帅的雄心!元帅要练成这批新兵。为的是什么。咱们大家心里明白。再则,当日这批沙州兵在瓜州时。面前就是胡人,背后就是家园,以沙人守瓜。乃是短戍,瓜州有事,沙州马上就要遭殃,迫切感较强。但如今沙州却成了大后方,从沙州到凉兰也好。从沙州到北轮台城也好,那都有千里之遥,要他们远赴边疆戍守,那就是苦差了。征伐之军不惮远,戍守之军乃宜近。守土之兵宜就近取材,劳兵远戍最是耗国财、损民力。这班人没法成为远征之精兵,又没有近戍的条件,所以我认为不如将他们归田。”

    薛复道:“郭老所论十分精辟,只是这样的话。那么新兵之源,就要另外取材了。”

    郭师庸那日的提议被张迈否决掉后,回去与奚胜左右参详,此亥已经有了新的主张,道:“咱们带兵的都知道。练兵不怕士卒什么都不懂,却怕士卒懂了不该懂的东西。要新兵练成武技阵法容易,要老兵去除恶习却难,沙州兵已经染了许多恶习,练兵之道,恶习既成,再要去掉就难如录皮,所以练老不如练少,练旧不如练新:我安西旧部。新春既立,有二千多少年已经长成。可以征之入伍,此第一批;过往几年,我军东征时,将官军眷收纳了不少胡儿少年为螟蛤者,其加入我军时间较长者也有千余人,此第二批;疏勒战奴之,不少人随军作为后勤,一直没有犯错、有资格入华者也有不少。从挑选精健年少者。当可得三四千人;甘肃沙瓜四伊五州,每州搜选千人之数,料亦非难;据我所知。自龟兹以至于凉兰,诸胡在这两年来归者不计其数,若取其族少年入伍,不但可增强附属部族的向心力。且又可得数千人。如此则杂其途而取兵源,却一以军令,部勒以阵法,练以武技,装备以刀甲,短则一二年,长则二三年。可练成二万精兵。”

    薛复留意张迈的神色,见他没有反对,说道:“若是这样,那我再为我们的新军献上一二万兵源吧。”

    郭师庸和奚胜对望了一眼。齐声道:“在哪里?”

    “就在这里啊。”薛复指着地面,说道:“两位才来不久,所以或许还没发现。这西凉地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兵家武库!”

    光棍节里头码字,另有一份悲凉

    不说了,求月票求月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