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六章 主动胡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六章 主动胡化 (第2/3页)

个,叫瓜州大泽的内陆湖泊,此湖即瓜州南北胡汉的分界点。南都有灌溉农田,晋昌城便处在这个地区,也是汉民的聚居点,越北则越荒漠,汉民渐少而胡人渐多。

    慕容归盈在手稿道:“大泽以南为我汉民之土,大泽以北有两部。一曰百帐部,百帐部更往北,则为豹山部。百帐、豹止。皆非族名。乃因地而命名其人也

    这份手稿告诉张迈,百帐与豹山这两个地方原先是大唐在瓜州境内所设立的两个军队戍守之地  一百帐守捉与豹让;守捉,安史之乱后河西发生大变,瓜州的社会秩序也完全崩溃,在社会大动乱时期 越是心地区所受冲击越大,反而是偏僻的区能够得保安宁,边远地区的百姓与部落纷纷据地自守,原来居住在大泽南部的汉民大量涌入泽北避难。并依附百帐守捉与豹山守捉的成军聚集起来,因这里的地理形势不利于发展汉民所熟悉的农业手工业经济,所以流入这里的汉民便被迫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改为以游牧甚至渔猎为生,数十年过去,竟然形成了以游牧为主的百帐部与以游猎为主的豹山部,这两全部落的语言仍然使用唐言,但已经混杂了胡语。在经济水平和化水平上是退化了。而在民族习俗上则胡化了,这是特殊时期汉人化为胡人的例一但在历史上却绝非仅此一例。

    到曹议金平定沙瓜,百帐部的部民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自甘为胡了,而曹议金行的是因循之政,只想尽量维持现状,并没有足够的魄力去化胡为汉,所以对百帐部只是加以笼络,每年由泽南地区运去谷米若干“赐。给他们。实际上是以此买的百帐部的归顺。

    杨易看到这里便想起了新碎城。叹道:“这百帐部与豹山部,与我们新碎城的命运是何其相似!”石拔亦有同感,说道:“他们和我们藏碑谷的人也一样

    不过张迈却道:“不,不一样。都不一样”。

    是的,不一样的。

    流入车帐部的汉民大多是下层百姓,自身缺乏强大的讪…百帐守捉虽有成军,但品级大低,根本没法与安西 略出不族纹种高层将官相比,军官的化水平离普通百姓的距离也不遥远,所以说胡化就胡化,没法像新碎城那样做长期的坚持。但他们又和藏碑谷民不同,因这里的汉人势力毕竟远较夷播海附近为大,所以百帐部也就没有像藏碑谷遗民一般受到周边胡人的奴役,而是在大自然的威迫之下自主地胡化了。

    张迈读到这里,在昏黄的夕色望望那已经变成景观的长城,忽然想起:“汉朝的时候好像就曾将漠南漠北地区的匈奴杀得七零八落。但后来原一有动荡,过得没多久漠南漠北的游牧民族人口就忽然多了起来,又好像清朝女真部的崛起。也好像有一段时间人口忽然就多了很多。会不会漠北、漠南乃至东北的这些胡人有一部分都是逃过去的汉人变成的?”

    他只是忽然有这个感想,因为历史知识比较匿乏,脑里头没有具体的史料所以也没法确定此事,但心已经涌起了一股冲动:“这些人虽然变成了胡民,但都是被大形势逼迫的。但既然当初大形势能够将他们化汉为胡,那今天有没有可能将他们化胡为汉呢?”

    而就在这股卑动产生之际,石拔已经激动地叫道:“迈哥!我们去找他们吧!”

    他没有说去找他们做什么,但张迈却很明白他眼神所流露出来的热切含义!

    杨易翻开一页,只见慕容归盈写的竟是:“曹令公无力回天,然以大都护之才,或能征服其众。使之重归母族,河西所谓“胡民,者,如百帐部之因天作孽而忘祖宗者甚多,若大都护能拨乱反正,化胡为汉,此重光华夏之莫大伟业也。”

    张迈看到这里对心的那个想法又多了一层信心:“看来边远地区的胡人,就血统而言很可能有许多人的祖先都是从原逃难逃到这里的汉家百姓。”

    在大腿上一拍,说:“好!这次除了要设法给晋昌解围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