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 与子偕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章 与子偕行 (第2/3页)

随军东归,做个土的田舍翁。”

    灯上城的这一仗,不但在唐军内部打出了信心,而且也在敌对势力心打出了敬畏。

    这时加苏丁心意既决,双眼流下滴水来,匍匐在地失声痛哭,张迈忙问:“薛将军,怎么了?”

    加苏丁哭道:“败军残将,不敢当将军之称。只是我昭武诸姓自从安史之乱后,西边是大食不断东侵,迫我族人改姓改教,东边是葛逻禄、回纥恣意肆虐,加税加征,我们昭武人身边其间,归此是一暴,归彼又是一暴,日过得苦不堪言,东望长安,天兵却久久不至。只能日复一日,活在这腥膻之地,慢慢竟习以为常,想想岂不可悲。”

    张迈听他这样说已知他是有心归附,连忙起身将他扶了起来,道:“大唐也久知西域诸族处于水深火热之,奈何安史之乱破坏太重,一时无暇西顾,东土花了数十年这才恢复元气。这次进行派我西来,就是要恢复西域的秩序,帮这边的各族百姓摆脱暴政,过上好日。”

    加苏丁泪水现出喜色来,道:“若张特使规复西域,重新在此施行仁政,我昭武姓当鞍前马后,戮力景从,图建大功。”

    张迈大喜,握住了他的手道:“难得薛兄不忘大唐,自今天起,过去曾经敌对的事一并抹了,不再提起,以后咱们就兄弟,就是自己人。肝胆相照,祸福与共!”

    郭洛、唐仁孝等上来与加苏丁握手,道:“愿与薛大哥出入水炎,同提患难!”

    加苏丁投降本来泰半出于形势所逼,这时见他们推心置腹,也不禁动情,心想回纥军,哪里有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情感?眼再度渗出泪水来,因改姓薛,名减一字,曰薛苏丁。

    这时已到申时时分,鹰扬营副校尉慕容春华来报战况,却是山下磊战已经接近尾,连塞坎也已就戮。郭师庸、杨定国正清扫战场、接收俘虏。

    郭洛叫道:“塞坎就戮?为何不留活的?”

    慕容春华道:“不是不留,是我们的人冲上去时,塞坎已经引刀自刎了。”

    诸将啊了一声,张迈心想:“塞坎虽然残暴,但也不失为将者的勇烈。”

    刘岸道:“塞坎既然歼灭,恒罗斯兵势便孤,咱们若趁这一胜之成,一鼓作气围攻恒罗斯,胜算甚大。”

    他说到要攻取恒罗斯,旁边诸将个个兴奋。

    郭洛却沉吟起来,道:“我军苦战已久,几乎可以说是筋疲力尽,不如且休息两日,待体力恢复,再行攻打。”

    刘岸道:“龙骧、振武两营虽然疲倦,但其它营却还有余力,我看大可再以鹰扬营为先锋,为先锋攻打恒罗斯。龙骧、振武两营休息恢复了体力,慢慢再赶来为援不迟。”

    旁边侍立的小石头等一听都急了,只是他们地位太低,自从上次被刘岸教育过后,在这种正式场合就不敢乱说话,都看着慕容旸,慕容旸也说不得话,目视唐仁孝,唐仁孝目视郭洛,郭洛看看左右,问郑渭薛苏丁道:“郑兄久在俱兰城,薛兄久在回纥军,必知恒罗斯虚实,依你们两位看,这事是急点好,还是缓点好?”

    薛苏丁是新降之将,不敢贸然开口,且看看郑渭,郑渭眼光在人群一扫,道:“打仗的事情我不懂,按之前得到的消息来看,萨图克要回来也没那么快,或许我们无需那么着急。”

    张迈微微点头,薛苏丁心想:“原来如此。”这才武器,道:“郑兄说的不错,萨图克率大军在外,又有阿尔斯兰在后面掣肘他,就是要回来也不可能那么快,依我估计,消息传去,大军班师,总得有一两个月,他的前锋才能抵达灭尔基。如今恒罗斯已经空虚,咱们攻略恒罗斯,要快,却不需要太急。只要能赶在萨图克回来就行了。”

    郭洛问道:“怎么个快而不急法?”

    薛苏丁道:“如今大战方定,我军将士要恢复元气,同时招降纳俘的事也是千头万绪,若是这一内一外两件大事没处理好,后方便不能稳当,贸贸然将部队开去攻城,战事顺了那自然好,万一战势微有不利,后方人心不稳,只怕反而要出乱,这就叫欲速则不达。因此我建议不如且停留两三天,整顿好行伍,然后再出发。在此期间却派轻骑驱赶败兵,让他们逃回恒罗斯、俱兰城去。”

    刘岸道:“要是那样,岂不是让两城守军有备?”

    薛苏丁这时还不知道刘岸的身份,但看他所站的行列,料来地位不低,先询问了一下对方是谁,郭洛道:“这位是我大都护司马刘岸。”

    “原来是刘司马。”薛苏丁道:“刘司马说的不错,不过在打塞坎之前,唐军已经先在恒罗河干涸处歼灭霍纳德。不知那场仗打下来,可有逃逸的散兵?”

    刘岸想了一上,点头道:“有的。当时我们赶着来击塞坎,所以没清剿干净。”

    “这就是了。”薛苏丁道:“士兵一失组织,一定会设法回家。恒罗斯河干涸处离恒罗斯不是很远,只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若唐军打败了霍纳德以后就跟着进攻恒罗斯,那或许还能收奇袭之效,但现在的话,我料在我们赶到之前,恒罗斯那边应该就已收到消息,所以要想我们的前锋在回纥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奇袭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