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三角关系 (第2/3页)
安如此确定。似乎不大符合情理。
事实上,除了喜进酸物,慈安并没有慈禧怀孕的任何别的佐证,怎么就如此肯定“她”有喜了?
她更加没有关卓凡和慈禧有染的任何证据直接的、间接的,都没有,怎么就能够确定“她”怀的,是“他”的孩子?
可奇怪的是,一听到那些新鲜酸梅是“轩亲王进的”,自然而然的,慈安就冒出了一个奇异的念头。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念头还是模糊的,似乎还呆在什么远地儿,之后,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愈来愈近,终于面目清晰,形状狰狞,动魄惊心。
这个过程,不算快。可是非常执拗,不止一次,慈安试图将它扭向别的方向,但是。她做不到好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这个念头,将它从迷雾中推出来,一直推到慈安的眼前,叫她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也许,类似的念头,她早就有了,只是深埋心底,深到连她自己也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个念头的存在。
或者,偶尔思及,立即驱开,同时自斥荒唐。
总之,无论如何,不曾、也不肯正面面对之。
现在,终于躲不开了。
问题是,慈安怎么会有这种“类似的念头”呢?
女人的……第六感?
嗯,不能排除这个因素,不过,更重要的原因在下面:
慈安、慈禧、关卓凡,三人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关系。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倒置过来的等腰三角形:慈安、慈禧,是上面的两个点;关卓凡,是下面的那个点,关卓凡到慈安的距离、关卓凡到慈禧的距离,应该是相等的。
理论上来说,这个等腰三角形,应该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结构。可是,从一开始,关卓凡这个点,到慈安和慈禧的那两个点,距离就不是完全对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关卓凡和慈禧的关系愈来愈紧密,两点之间,距离愈来愈短;关卓凡和慈安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疏远,可是,相形之下,“关点”到“安点”的距离,较之“关点”到“禧点”的距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