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三三章 变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三三章 变阵 (第3/3页)

,还是好看得很,所以,依然被列入了演习计划之中。

    制定演习方案的时候,关卓凡表示,要“以双纵队战斗队形,向纳尔逊勋爵致敬”。乔百伦、柯烈福、海曼奇、狄克多等一班英国顾问听了,大为激动,纷纷表示,亲王殿下做出的,是“英明而高尚”的决定。

    汽笛长鸣,受阅编队开始“变阵”了。

    “射声号”后面的“海军中将号”,首先左转,驶出编队,和“射声号”并列,担任下风纵队的长官舰,两舰相距两链左右;接着,原“海军中将号”后面的“马里兰号”前移,填补上风纵队中“海军中将号”留下的位置;再次,“马里兰号”后面的“杰斐逊号”左转,驶出编队,排在“海军中将号”之后,成为下风纵队的次舰。

    上风纵队中,“密西西比河号”前移……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直到“弗吉尼亚号”前移到位,单纵队战斗队形便变成了双纵队战斗队形:上风纵队,“射声号”打头,共十一只军舰;下风纵队,“海军中将号”打头,共十只军舰。

    “一字长蛇阵”变成了“二龙入水阵”。

    海面上,汽笛长鸣,黑烟滚滚,巨舰往来;“冠军号”前舰桥上,关爵帅在“磁盘”上纵横捭阖,一众“舰船”,穿花蝴蝶般,左转前趋,无不如意。

    圣母皇太后慈颜大悦,连连点头:厉害,厉害!

    慈禧的兴奋,不仅仅是因为觉得“厉害”,更是因为:这么“厉害”的“阵法”,我一个女人家……居然看懂了!

    关卓凡准备的这套“兵棋推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双龙入水”之后,今天要演练的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阵法”,叫做“大雁展翅”。

    这个“大雁展翅”,其实就是铁甲舰时代海战主流战斗队形之一的“雁行阵”。

    本时空,首创“雁行阵”――至少是“首创者之一”吧、并因此而载入煌煌史册者,关爵帅卓凡是也。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