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心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章 心障 (第3/3页)

纪并不算太大,只要谨慎不出错,殿阁大学士出缺,自然由他这个协办大学士补上。既然熬啊熬啊就能熬到位极人臣,何苦冒偌大风险,介入风高浪急的政争?

    因为以上种种,宝鋆认为,瑞常根本不是“缓急可恃”的人,不能指望着他在关键时刻为自己说话。

    恭王说曹毓瑛“更不消说了”,但宝鋆最不放心的,其实就是这个曹琢如。

    宝鋆早就认定,曹毓瑛已经站到了关卓凡的那边,最起码,一条腿已经迈过去了。还把曹琢如当成“恭系”的干将,未免一厢情愿,自欺欺人。这个观点,他或明或暗的,向恭王提过不止一次,但每一次,恭王都显得不以为然。

    恭王总是说,曹毓瑛“没有说过不该说的话,也没有做过不该做的事”,或者,“琢如素有抱负,他只是想做事情,谈不上倒向哪边”,等等。

    除了严重怀疑曹毓瑛对恭王的忠诚度外,宝鋆自个儿,对曹毓瑛也是有心结的。

    辛酉政变之后,曹毓瑛入值军机,但排名最末,是俗称的“打帘军机”,军机全班“叫起”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说话的资格的。那个时候,曹琢如在宝佩蘅面前,不过小兄弟一个。现在呢?自己被关某人多方压制,而曹毓瑛则气焰愈炽,此消彼长,曹琢如的势力、影响,侵侵乎要凌驾于宝佩蘅之上了!

    宝鋆既对曹毓瑛有此观感,对之怎么可能放心得下?不落井下石就很好了,还指望他雪送炭?

    真正靠谱的,只有方鼎锐。可方偏偏是“会办五大臣”之,位份最低的一个。还有,这个方颖,和关卓凡处得也不坏!

    想到这儿,宝鋆不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恭王也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我的话,你可能不以为然。佩蘅,咱们今儿把话说透些。瑞芝生不去说了——再怎么着他也不会添乱的。你的心障,大约主要在琢如身上。”

    宝鋆眼波光一闪。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