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见面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章 见面礼 (第2/3页)

手下垂。

    也有动作幅度比较大的:右膝、右手都接触到了地面,所谓“一个千儿打到地上”。但这是表示特别的尊敬和巴结,是比较少见的情况。同样的行礼者和受礼者,也不能每次都这么干。

    “打千儿”这个礼节,接近欧洲君主制国家的屈膝礼和单膝跪礼,是比较合适的。

    舱室太过狭小,觐见的场所安排在甲板上。

    甲板上放了一张椅,和樱天皇南面而坐。海风清冽,她包裹在宽大和服里面的娇小身躯,似乎在微微颤抖。

    五位王大臣行礼如仪,和樱天皇身体稍稍前倾,螓首微垂,意示回礼。这是非常难得的表示——不论在哪个国家,臣给皇帝行礼,皇帝绝对没有回礼之说。

    接着理藩院呈上大清皇帝和皇太后给和樱天皇的礼单。

    礼物贵重而种类繁多,理藩院的司官手持礼单,一项项高声唱名:

    “大东珠四十颗!”

    “翡翠镶宝石如意三把!”

    “羊脂玉手镯两对!”

    “奇秀琥珀十八块!”

    “大珊瑚珠二十四串!”

    “白金弥勒一尊!”

    “鎏金千手观音一尊!”

    “镶金自鸣钟两座!”

    “容身大玻璃镜两面!”

    “大哆啰呢绒五十匹!”

    “哆啰呢绒四十匹!”

    “皱绸四十匹!”

    “乌羽缎八匹!”

    “采细织布五十匹!”

    “织金大绒毯八领!”

    “檀香木扇一百柄!”

    “宣纸十五令,精制湖笔五十支!”

    “徽墨五十盒,端砚十方!”

    “二十批高丽参三十支!”

    “冰片一百二十斤!”

    “明前龙井茶五十斤!”

    “大红袍茶十两!”

    “金银锞各五百枚!”

    ……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不能尽录。

    觐见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听理藩院司官念礼单了。听到后来,关卓凡不可避免地走起了神。但他发现,日本那边,尤其是侍立在一边的庭田嗣,却听得非常认真,而且,愈听,脸上愈现欢容。

    离乡去国,寄人篱下,最担心的就是“待遇”问题。现在甫一见面,对方就致送“见面礼”,这种担心,不知不觉,打消了大半。

    而礼物之丰厚,亦令和樱天皇及其侍从们惊喜。

    要理解日本人的这种“惊喜”,得对当时天皇的实际生活水准有一个了解。

    按照、日两国的协议,天皇及其侍从,在国的一切使费,从宫室建筑到佐餐小菜,全部由幕府支付。

    可是,幕府能掏出多少银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