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打打天皇的主意 (第3/3页)
的继承人“自然消亡”呢?
现任天皇和他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自然消亡”,理论上还是存在这个可能性的,但是――关卓凡在心里叹了口气,他还有第二、第三……第n个继承人啊。
1889年的《皇室典范》出现之前,在皇位的继承问题上,日本皇室大概是全世界最没有“节操”的一家了。
天皇自己没有儿没有关系,随便从哪个皇族那儿抱一个过来当“养”。将来就可以继承皇位了,犹如国的“小宗”入继“大宗”。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男性继承人。或者这位男性继承人年纪太小,还不适合做皇帝,也没关系,女人也可以当天皇――不一定是“大行”天皇的女儿,只要她是皇族就行。
日本历史上共有八位女天皇,其两位还先后两次登上皇位,所谓“重祚”。
关卓凡总结了一下,这八位女天皇登基的时候的身份,有三种:
皇女;
皇后――不一定是“大行”天皇的皇后,也可以是上一任或上上一任天皇的皇后;
皇母――就是皇太后。
有书友可能有点头昏:皇女是自然的;这个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皇后,“皇考”的皇后――怎么回事?不是说女天皇得是皇族吗?
呃,第四十代天皇孝谦天皇――这就是位女天皇,其母藤原光明,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出身非皇族的皇后。就是说,在此之前,日本所有的皇后,都是天皇他妹――表姊妹,甚或,异母姊妹。
咳咳,有点乱。
所以,总结起来,应该是这样的:日本的女天皇,要么是天皇的女儿,要么是天皇的老婆,而天皇的老婆,常常同时还是天皇的女儿。
本质上,日本的女天皇,是未找到合适男性天皇人选之前的一种过渡,所以也叫“天皇”――取“继”之意,算是日本古母系社会的一种残留。只是到了近代,开始明治维新了,日本人自己也觉得这么搞下去实在不大对劲,于是在《皇室典范》,废除了女性皇族的皇位继承权。
可现在还没有《皇室典范》,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断这个叫人头疼的“万世一系”。
不过,关卓凡认定,应该循这个思路想下去:即,虽然暂时无法废除天皇,但要想法削弱天皇在日本政治的作用――国家统一的同心圆点,民族的象征和精神支柱。
这是为什么日本的整个近代化,要以“勤王”作为和最大的卖点。
“勤王”的前提,是有一个“王”给你“勤”……而我又没法干掉这个“王”……
关卓凡脑海灵光乍现:如果这个“王”和“勤王”的人距离很远呢?“勤”起来,是否就不大方便了?
关卓凡的脑飞速地转动着:比如说,不在日本?
在……国?
我摆弄起来,是否就比较方便?“勤王”的人,是否就望洋兴叹?天皇和日本的联系,是否就会被弱化?
还有,日本皇位继承的“无节操”,是否反倒可以帮助我选出听话的、任我摆弄的天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