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打打天皇的主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 打打天皇的主意 (第2/3页)

的话,幕府方面的主将、滨田藩藩主松平武聪――水准比小仓口两个姓小笠原的家伙应该高不到哪里去,恐怕不是对手。

    到时候,真正执行了原计划的,很可能只有轩军一家。于是整个长州,就全靠国人来打了。

    全靠俺来打也不是不行,可是条件,就不能是原来的条件,必须得好好地重新谈过。

    还有更重要的。

    前说过,小栗忠顺计划废除三百大名,改日本为郡县制,全部由幕府直辖。关卓凡因此想到:小栗忠顺是否已有废除天皇之念?

    当时关卓凡的想法是,如果废除天皇,日本的政治,即由天皇、将军互耗的二元体制,变成将军独裁的一元体制,日本得以实行央集权,则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最大障碍将被扫除,所以,万万不允。

    但现在关卓凡有了新的看法:即便没有了天皇,这个幕府愚弱至此,也绝对把握不住整个日本!

    周防大岛、小仓口两场败仗,幕府虚弱无能的底暴露无遗,如果艺州口、石州口再败,幕府的最后一点威权,便会彻底烟消云散。这种情况下,假如没有天皇,国又不插手,日本会变成什么样?

    关卓凡的心跳加快了。

    长州藩、萨摩藩,随便那一家,都能凭一藩之力推翻幕府,可他们之间,绝对是谁也不服谁,谁也不会甘居谁之下。原来大伙儿上面有个天皇,呆在天皇下边,都没啥可说的,可天皇不在了呢?

    选总统?别逗了,“民选”这种东东,和日本人哪有一毛钱关系?

    所以,妥妥的战国啊。

    根本不需要俺推波助澜,三百大名自己就会杀得你死我活,直到再出现一个织田信长或者德川家康来。

    当然,不能真把织田信长或者德川家康弄出来,谁顶不住了就帮谁一把,这个过程拖得愈长愈好。

    火候终于差不多了,就主持“和平谈判”:别打了,别打了,呃,你们组成“邦联”吧,大伙儿主权**,谁也别压谁一头,得空儿凑在一起开个会,联络一下感情,多好啊。

    什么?你不愿意?唉,强扭的瓜不甜,那就各过各的日吧。不明白?就是一人一个国家,大伙儿都当国王,俺们通通承认――你们说,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关卓凡一边意淫得高兴,一边清醒地意识到:说来说去。最关键还是在“天皇”二字上。

    天皇作为日本最大的神官。虽然在现阶段没有任何的实质权力。但确实是日本的最大公约数,以及最牢靠的粘合剂。

    没了天皇,民族、国家观念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日本,非分崩离析不可。

    有可能废除天皇吗?

    关卓凡略一深想,便不由颇为沮丧:几乎不可能。

    首先不能由国人来做。除非像原时空的美国那样,打败并占领了整个日本。现在的国,当然还没有这样的能力;而即便原时空的美国,也出于种种考量。没有废除天皇。

    幕府呢?更不可能了,德川将军自己不被人废除就烧高香了。

    有没有可能,因为某种“意外”,天皇和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