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二四章 教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二四章 教案 (第3/3页)

,不少东捻的骨干,出于“泰州教”生徒;东捻被围在寿光的时候,也曾想过向黄崖山方向突围。派人联络黄崖山,张积表示愿意接应。这个,赖汶光已经向关卓凡证实了。

    这确实是一个脓疱,虽然还没溃烂,但得挤一挤了。

    阎敬铭下令山东布政使丁宝桢,提张积到案对质。

    丁宝桢派了守备唐箴、肥城知县邓馨、长清知县陈恩寿三个,赴黄崖山,谕张积出山到省,承诺:“不刑,不杀”,只要他“遣散徒众,废圩毁寨”,即可“归乡,交地方官管束,以度余年”;而且,“除甲仗药外,财物许任自携”。

    张积避匿不出,唐箴等在山上一直等到半夜。徒众汹汹,情绪愈来愈激烈,开始喊打喊杀。唐、邓、陈三个见势不妙,纵马回逃,教众在后追赶,随从吏员数人被杀。

    这下就闹大发了,阎敬铭上疏,要求进剿。

    是否应该进剿黄崖山,朝廷内部多少是有争议的。

    这一来,张积虽然不服朝廷政令,和捻匪也有勾连,但毕竟“反迹未明”。

    二来,“泰州教”是个很特殊的教门——它的正式名称既为“太谷学派”,就有一层研究学术的面纱;而且,由于这层关系和教主本人的特殊出身,教有很多山东当地的官眷,甚至有的官员也是信这个教的。

    张积自己,算是“世家”。大哥张积功做过临清知州,发匪攻城,举家殉难;儿张绍陵因此过继给了长房,袭了云骑尉的爵,现在是候补知县;亲家秦云樵——即张绍陵的岳父,做过范县知县;张积的表兄吴载勋,做过济南知府,是他在教的最重要的追随者,以及在教外的最重要的庇护人。

    最后朝廷还是批准了阎敬铭的计划,但要求山东地方再做一次劝降的努力。

    这一次派出去的,就是张绍陵和吴载勋了。

    条件不变,只是多了一条:交出上次杀害吏员的凶手。

    二人苦苦相劝,张绍陵更长跪哭请,但张积不稍为动,放言道:“乃公肯以磊磊落落之身,低首下心而乞活焉?汝辈惧,可自往也。”

    再劝,张积大怒:“积此生绝不履公廷也!必欲积出者,积出就死耳!积亦丈夫也,伏剑而死则可,桎梏而死则不可!积以身殉学矣,何出为!”

    吴载勋无奈下山复命,张绍陵终不能舍弃老父,留在了山上。

    黄崖山上,开始大肆备战。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