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零二章 铁路,铁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零二章 铁路,铁路 (第2/3页)

“三大弊”,“不利”,“五害”,不但一无是处,简直就是洪水猛兽。言路汹汹,吓到了深宫里的两个女人,修筑铁路之议,也就不了了之了。

    言路所指斥的,主要是办铁路要挖断许多人家祖坟的“脉气”,破坏许多人家的风水,祸及许多人家的孙,等等。

    修筑铁路,将是关卓凡和守旧势力首次真刀真枪的冲突――这种冲突,不比给小皇帝上“洋务”课,仅限于观念的层面。虽然“风水”也是“观念”,但因为深信不疑的人多,所以就变成祸福所系,和直接从人家兜里挖银,区别也不是太大了。

    关卓凡的策略,还是:一,相关奏折不下朝议,直接明发上谕,就是说,根本不走“言官合疏”这种自寻烦恼的程序;二,有人冒头反对,立即当头猛击,先“痛驳”,不行的话,就来硬的,降级,撤职,驱回原籍,瞅瞅清末言官们的骨头到底有多硬。

    至于该怎么“痛驳”,即该怎么占据道德制高点,关卓凡已经胸有成竹。妈的,老是现代明泡大的,读大学的时候还参加过系里的辩论队――辩不过你们这帮冬烘?

    还有,现在言路上关卓凡也有自己的人马,而恭系的班底也必是支持兴办铁路的。另外,如前所述,关卓凡已经在言路上“打了底”:非关系、恭系的重要人物,关卓凡已通过不同渠道,尽可能塞了或许了好处。这些措施,能够相当程度上减轻舆论的压力。

    原时空请办铁路之议,被“扼杀于摇篮之”,是出于清流嚣张的大背景;现在的言路,距那种局面还远着。而且,这个时空,应该永远也不会出现那种局面了。

    关卓凡算来算去,自己的赢面还是很大的。

    所以,时不我待,干!

    关卓凡的归划,国铁路“一期工程”,以北京为心,共有四条,南路两条,北路两条。

    南路的两条,为“两纵”。

    南路的东线,为“京沪线”,由北京而天津,入山东而济南,继入江苏而徐州,而金陵,而上海。

    关卓凡说道:“江南为我财富渊薮,这一条‘京沪线’,沟通京城、江南,为朝廷掌握天下财富之关键。”

    南路的线,为“京汉线”,由北京而保定,入河南而郑州,继入湖北而汉口。

    关卓凡说道:“汉口为省通衢,这一条‘京汉线’,为朝廷掌握天下枢之关键。”

    北路的两条,为“两横”。

    北路的东线,为“京奉线”,由北京而天津――这一段和京沪线重叠,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