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八章 谢恩还是谢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八章 谢恩还是谢罪 (第2/3页)

外奏事处而内奏事处,递了上去。

    不是紧急军报,却用黄匣,军机处如此安排,不晓得是什么紧要的事体?内奏事处不敢耽搁,脚不沾地地将折递进了长春宫。

    慈禧果然正准备梳洗了歇息,一看见是恭王的折,心就晓得是怎么回事了。

    看完了折,快意无比:老,你总算服了!

    心想:“他”算得真准!

    明儿老进宫谢恩,跟他说点什么呢?当场就让他回军机吗?

    一边思索,一边吩咐太监,把折送到钟粹宫去。

    慈禧说道:“跟母后皇太后说,爷明儿要进宫谢恩。嗯,请母后皇太后明儿早一点到养心殿西暖阁,我有话和她说。”

    第二天军机叫起,奏对的政务之,有两项重要的人事任命。

    一个是兵部尚书出缺,关卓凡奏请由曹毓瑛调补。

    曹毓瑛现在的“本职”是左都御使。这个差使总领柏台,需要道德声望较高、形象相对“**”的人物来做,才叫人心服。曹毓瑛的长处在于筹谋策划,又是众所周知的恭王的“私人”,在人们的心目,就不是那种“风骨挺拔”的人物。

    当初恭王把曹毓瑛放到这个位上,主要是为他挣个“一品”的功名,就是说,是为了“酬功”。既然如此,自然不免讥评。曹毓瑛在都察院,上下左右都不大顺畅,做的实在不很痛快。

    兵部尚书这个位,调兵遣将,筹饷练勇,正是曹毓瑛所长。而且,不像左都御史,做兵部尚书,“能力比资历重要”,也是大家可以勉强认同的。

    事前关卓凡没有放出任何风声,曹毓瑛万没想到这个馅饼会砸到自己头上,心里怦怦直跳。

    军机奏对,不能有任何“失仪”的样,现在也不是“谢恩”的时候,曹毓瑛虽然心情激荡,仍然一默无言。

    曹毓瑛的遗缺,关卓凡奏请,由左副都御使、署理礼部侍郎的潘祖荫升补。潘祖荫在士林的声望,远在曹毓瑛之上。而且,潘祖荫不是那种一味游金石林下的人物,肯言,敢言,一向颇有直声。由他来接左都御史的位,非常合适。

    这两项人事一通过,君臣都小小有朝廷“气象一新”的感觉。

    奏对完毕,关卓凡说道:“恭亲王感念天恩,想当面跟两位皇太后谢恩,现正在南书房候旨。”

    两宫对视一眼,慈禧微微一笑,说道:“那就传吧。”

    于是喊了太监进来,把当值的御前大臣找过来。

    军机奏对的时候,不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