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偷梁换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 偷梁换柱 (第2/3页)

由进士组成,而是一个为新科进士操办俗务的团体。盖因进士及第后应酬太多,往往应接不暇,他们便负责操办所有程序,从中收取一定报酬。这性质,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婚庆公司了。

    团司就是负责人了,宋明康一见是他,不由一愣,下意识地朝里面望了望,奇道:“怎么?何相公请客?”

    何士参咧嘴一笑,道:“宋公子说笑话呢,我老何哪有这样的头面?这些时候当然是忙生意,里面坐的全是主顾。”

    “哦。”宋明康点点头,心中泛起了莫名滋味,淡淡的道:“都是进士么……”

    “对了,还没给您道喜,取中明经科了!”何士参道喜话刚说完,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忙探头朝楼下喊道:“十三娘,差人去买几张胡饼,记得要辅兴坊的!”

    听到楼下答应,何士参满意的一笑,抬头对宋明康道:“得罪得罪!有个公子就点名要的,又拖不得……”

    “哦,”宋明康摆摆手,意兴阑珊的说道:“这东西是拖不得,赶紧买,趁热吃,不然就没了味道。”

    “毕竟是宋公子,没您不知道的!”何士参挑了挑大指,又问道:“对了,您上来访友?”

    “没什么,走错路了。”宋明康不再说话,转身慢悠悠朝楼下走去,适才那春风得意的喜悦早就无影无踪,甚至连一腔的怒火也消失不见了。

    留在心里的,只剩下一份苦涩,和一点酸溜溜的味道。

    “进士吗……好了不起了……”

    何士参回到阁内,立刻有人问道:“老何,刚才外面的是哪个?”

    “刚才的么?”何士参笑道:“是宋明康宋公子,也算是个风流人物,今年明经科中了。”

    那人一听,晒笑道:“明经科中了?也算什么风流人物!”

    原来,当时科举虽有几种不同的渠道,却以进士科最难,也最风光。这些考中进士的,个个目高于顶,哪里看得上明经中人?

    何士参没再答话,只是一笑,便朝另一人道:“郑公子,胡饼已去买了,不多时便好。”

    这聚会已然到了尾声,雅阁里的人也就因兴趣分成了两起。一边十来人拥着高桌,谈诗论赋,文雅逍遥。一边几位席地而坐,围着一张樗蒲,正在狂呼不已,放浪形骸。两起人中都有艳装女子穿梭调笑,笑语解颜,当真是有如幻境。

    何士参叫的,正是赌桌上的一人,那人模样还算英俊,只是面色蜡黄,似有小疾在身。他听到何士参的话,慢慢回过头去,微微笑了笑,却见那个书童自帘外探进半个身子,朝他摇了摇头。这人见了,便轻轻点头算做回答。这两人的举动颇为诡异,只是此等情形下,谁也没有注意。

    这位郑公子,正是李沐风所伴,那个书童,当然便是顾况。

    李沐风现在的身份,是个刚刚登第的举子,名叫郑群玉。按说冒充进士极易穿帮,不过李沐风却早有安排。这次考取的进士中,确实有个叫郑群玉的,此人实为幽州的眼线,考中之后,就偷偷来了个掉包,由燕王化装成他的模样,潜入了长安。

    这个郑群玉是个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无一不精,文章写得一塌糊涂。不过以燕王的能力,想让他取中还不算难,何况这届主考乃是礼部尚书程孔生,本就和燕王亲善。

    只是这样一来,给李沐风在扮演上增加了一些难度。两人尽管在体态脸形有些相似,可气质上全然不同,简直天差地远。害的李沐风不得不老起脸皮,尽力去适应这个浪荡公子的角色。

    他这才一错神,就听旁边那人连连大喝,“卢!卢!卢!”五块木片高高抛起,忽黑忽白,翻转不休,及到落在地上,却是四黑一白。

    那人哈哈一笑,道:“手生了,手生了!”说着话,在樗蒲将棋子绕来绕去,眼见就要走到了头。

    “这一局,却是我要赢了!”那人搓搓手,瞅了一眼李沐风,笑道:“郑兄号称高手,今日却运气不佳。”

    这倒给李沐风提了醒。他本是一直敷衍了事,可那郑群玉是个赌场高手,若这样不经意,没准就会在这上面露了马脚。

    “不就是个雉嘛,”李沐风扫了一眼,抓起地上的木片,在手中不停摩挲着,“且看我的。”

    樗蒲这种赌具由来已久,到了唐代盛极一时,不管旅店青楼,都会备上几副。樗蒲的玩法,有点类似于现代的飞行棋。在一张木棋盘上画上山川关隘,用棋子代马,手中掷出木片决定步数,先抵者胜。

    木片共五块,正反面分别涂上黑白两色,若掷出五黑,则为最大,叫做“卢”。四黑一白,次之,叫做“雉”。因而投掷时大叫“卢,卢,卢”的,和扔色子喊“六,六,六”一个意思。

    李沐风微微凝神,猛然把木片朝天上一抛,等到落在地上一看,四个为黑,另一个却地毯上滴溜溜打着转,太极般黑白不定。

    李沐风一瞪眼,断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