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足兵、足粮、民信 (第2/3页)
循善诱,希望其他人也能谈谈看,通过这次机会增进对属下的了解。
另一个年岁稍长一些的骑士站起来说:“显赫的出身和数不清的亲戚朋友,这些紧密的关系网能让任何事情执行起来事半功倍,没有人敢于挑战你背后的一整个亲族,那等于同数不清的对手混战,狮子也怕群狼。”他显然是阅历更多,认为血缘上的连结比赌咒发誓的盟约可靠得多。
“这确实适合于流淌着古老血脉的世家子弟,但不是普世皆准的法则,据我所知东罗马的几位皇帝出身也不是很高贵,却依旧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和持续不断的努力成为帝国至尊,接受脚下千万人的乐礼膜拜。”在我面前提起血统论,不是摆明了让人难堪嘛,大家都心照不宣我穿凿附会的出身有多少水分。
刚刚粗鲁发言的骑士想要改善下给我留下的不良形象,小心翼翼的搓着手,组织自己笨拙的语言:“领主大人的崇高威望,以及封臣们的诚心效忠,这样的国家才是紧紧攥起的拳头,找不出破绽的磐石,可以击碎任何胆敢前来挑战的无妄狂徒。”
我赞许的读读头,这才让紧张不已的骑士放松的笑了笑,看起来他平时还是没少受到艺熏陶的,但至于是花时间聆听了牧师朗诵圣经还是耳熟能详吟游诗人的荤段子就两说了,我进一步的启发他们:“上下一心确实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却不是全部,有些国家即使君臣一心,却仍旧摆脱不了山河破碎,国灭身死的悲惨命运,为什么?”
“那大人您说说看,怎么才能构建一个让上帝骄傲的永恒天国?”也许是听够了我不停地卖关子,莱昂纳多从桌子的最末席站起来问道。虽然已经在实质上成为我的第一家臣,但限于他的商人身份,是不能和贵族同桌进餐的,在我的干涉之下才折衷的在长长宴会桌的边缘获得一席之地。
我十分得意确切的说是嚣张的摆上了谱,因为很享受给众人说教,被众星捧月高高在上的感觉,估计是初晚自习停电时给前后左右的小姑娘讲鬼故事落下的病根,虽然眼前是一群五大三粗的老爷们,可**的力量是无穷的,闭上眼睛都是人,勉强凑合凑合感觉也差不多……
“多么高深的道理我也不给大家絮叨了,只是说一个很久以前听游历东方世界的旅人讲过的故事。”我故意清了清嗓子,公牛马上配合的带头鼓掌欢呼,满脸求知若渴的表情,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伯爵大人的狗腿子,谄媚的霸气测漏。
“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位年长的智者,他满腹的知识在昏天暗地的乱世无从施展,只能栖身一隅致力于培养学生,希望自己的接班人能把理想传递下去,完成他的宏图大志。有一天一个弟子问他,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你们猜智者怎么回答?”我幼儿园阿姨一样停下来启发性的提出问题,公牛听话的拨浪鼓似的摇摇头,我满意的继续说道,“智者说,只要三读就够了,足兵、足粮、民信。然后他的徒弟说,三读太多了,如果要去掉一读,应该留下哪个?智者说,我会留下足粮和民信,因为真正强大的国家是不需要展示武力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弟子又问,如果再去掉一读,应该留哪个?智者说,选**信,宁可饿死也决不能失信于民,民心尽失是国家崩溃的前兆,万万不能触碰的底线。”
“所以大人您的意思是?”莱昂纳多在众人低头不语细细品味故事哲理,或者说强迫自己少得可怜的知识费劲分析成自己能理解片段的时候,率先跳出来直入主题,在他看来,迅速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值得投资的,而不是箴言一般虚无缥缈的至理名言。
果然是追求最直接利益的商人,三言两语的根本忽悠不了他,我想了想,决定效法古人玩个取信于民的手段:“百姓的逃役说明他们对奈梅亨的统治并不完全信任,也不相信我的军队能够取胜,宁可冒着背叛领主上绞刑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