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秘密潜入 (第2/3页)
这一连串的推论,假设在当时科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应,有呼声也有嘘声。不过正是因为这个假设以及体外脑器官这个观点的诞生,才促使电子脑的诞生。而这种电子脑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首先就是人脑电子化,或者说电脑化。当改造者使用电子脑时,他的大脑不仅可以像电脑一样连接虚拟网络,接受过义体改造的使用者甚至可以利用电子脑中下载的驱动程序,对自己改造的义体进行微调。一个不会用枪的人,在电子脑中下载了枪械使用的驱动程序后他便成了一名用枪高手。一个不会武术的人利用相关驱动程序,成为一名武术高手。仅仅需要更新相关的驱动程序,便能成为超人一样的存在,这便是电子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正因电子脑与义体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所以电子脑的最早制造者斯塔迈尔才会同时着手开发配合电子脑使用,加强人类机体功能的义体。
不过电子脑并非全能的存在,单以驱动程序一项来说就是个棘手的问题。人脑的存储量并非无穷无尽,而驱动程序所占的存储空间又十分庞大,因此即便在理论上一个装有电子脑的人可以安装五种左右的‘高级技能类驱动程序’,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不让自己的脑袋炸开大多数人最多只会安装一种至多两种的高级技能程序。而且根据电子脑的不同型号存储量也不同,运作效率也不同。除了驱动程序外,脑子脑还存在一个更严峻的问题。
因第一次人类义体改造浪潮的推动,电子脑和义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出现了――许多人因不同原因而选择全身义体化,包括脑,与脊髓。全身义体化与高度义体化的区别在于是否将人脑与脊髓这两个重要器官也电子化,义体化。因为人类身躯的脆弱,以及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会有人将自己身体中最后的生物器官人脑,脊髓用电子器官代替。因为电子脑的诞生,使得人类的记忆思想可以从生物器官的人脑中移植到电子脑中,因此全身一体化的人虽然全身上下均为机械,但思想心里仍和原来一模一样。但由此就涉及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也就是人类的伦理底线――如果连最后的生物器官大脑都用机器代替了,那么人还是人吗?
如果按照李光平的那个著名假设来说,人脑即是一个人格,一个知觉,一个自我的集合体的话,那么即便是全身义体化只要他的思想还存在,那么他仍可被认为是一个人。但是这种假设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被广泛接受,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即便你知道对方具有和你一样的思维,人格和自我,但只要一想到他全身上下都是机器而无一血肉的话,你肯定会对此心生隔阂。
虽然电子脑的问题有很多,但仍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极快地发展着。不但如此,即便是最为棘手的全身义体化者面临的伦理问题,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全身义体化后,整个社会对此的态度也由严厉批评转为暧昧观望。人类社会一刻不停总是在不断朝前发展的,如果电子脑化最终被人们广泛接受,也许未来的人类会全部变成依靠处理器保存自己的义体人也说不定。如果人类真的进化到那一步的话,想必体外脑器官的最初提出者李光平教授也会为此而震惊吧。不过只怕这位斯塔迈尔之父永远也看不到那一天了,因为在三站结束之前他便失踪了,而据斯塔迈尔内部传出来的消息这位李光平教授在三战结束之前便以辞世……
“呼,好了!虚拟网络上普通权限就能找到的资料全都在这,我过滤一下重复信息然后展示给你看。”夏洛克长吁一口气,紧接着抽出后颈的导线连接在悬浮车上。
嗡……
一声轻鸣,悬浮车车窗前再次投射出半透明的虚拟视屏。x一边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关于眼前这座‘布朗’城堡的介绍,一边观察着悬浮车驾驶面板上投射出的三维影像――一座由线条组成的三维城堡。
“原来是这样,这些家伙还真会挑地方……”看过资料后x才清楚远处那座沐浴在月光中的黑堡竟是大名鼎鼎的“吸血鬼城堡”。这座位于罗马尼亚的名为布朗的城堡有着很多关于吸血鬼的传说,但其中最著名的则要归于那位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穿刺之王’――弗拉德.则别斯.德古拉。(也译德库拉)
在历史上,这为‘龙之子’(德古拉曾为龙骑士成员),虔诚的天主教信徒为了保护家园在自己的领地与土耳其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传说为了震慑土耳其人,德拉古曾在城外将两万名土耳其战俘处于穿刺之刑。这种将削尖了的木桩从战俘口或臀部整个刺入的残忍刑罚果然令他的对手丧失斗志,但同时也为他博得了穿刺之王这定漆黑的荆冠。而这座布朗城堡据说就是这位德古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甚至有许多人还声称每当月夜时至,城堡高大的围墙之外就会出现许多绰绰树影,而这些古怪的树影则不是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但还有些人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声称那些树影其实是一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