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年新计划 (第2/3页)
大到附近地市,乃至全省――即便如此计算,也依旧无法满足预计的全国市场需求量。
所以,寻求其他花生产地就成了下一步的主要问题。而要说花生产量最大的地方,却并不是山南省,东山省才是全国最大的花生产区,那边的原料更加充足。
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输。虽然商城市作为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在运输方面倒是方便,可这个运输成本却不得不考虑。
成品油还好说,毕竟利润很高――奸商吴天同学制定的方案,十里香花生油可不是纯花生油,而是花生大豆调和油,只不过商标上印着的“调和”两个字小了一点罢了,大豆油的配比也只有区区百分之二十,算是良心商人级别的。另外“升”和“斤”的差别,让零售八块五的五升装比起国・家牌价每斤八毛二的二级散装花生油对比起来并不显贵――毕竟十里香的品质直追一级油呢。
以至于每桶十里香花生调和油的毛利高达一块三毛多,除去给粮油厂和经销商预留的利润,外加运费,净利润也高达毛钱!
当然了,这个利润比可不算高,后世食用油的纯利率可是高达百分之三十的。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如今还在计划经济年代,市场牌价限制着呢,说起来国营粮油厂榨油都不赚钱,顶多赚个油渣饼罢了。
不过也别小看毛钱,要知道日产五十吨,近一万一千桶,就意味着日盈利就高达万千块!一个月就是近两百万的纯利润啊!
不过,如果原料也从其他省远程运输回商东县,那个成本可就不划算了――要知道榨油可有一个出油率的问题,花生还好一点,达到百分之四十,而大豆的出油率可只有百分之十!
另外,榨油后的油渣饼怎么处理,也是个大问题。目前商东县的油饼都难以处理了,吴天便给老爸出了个主意,开始在全县推广养殖业,把厂里的油渣饼赊给养殖户,等猪出栏后再还钱给粮油厂。不过真要粮油厂继续扩大成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