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八章 村办集 体企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八章 村办集 体企业 (第3/3页)

收回去,不用担心咱村里会背债。”

    “嘶,那咱这不等于是搞资本主义吗?”老头又呲牙道。

    “三叔,话不是这样说的,咱这叫村办集体企业,国家是承认的!”吴建军说道。

    “陈老三,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事儿年轻人懂得比咱多,咳咳……”吴二爷再次力挺儿,说道,“再说了,要是不建酒厂,就指望咱们村人均一亩一分地,种粮食也喂不饱一千多口人啊,就算有些政策上稍微过点线,只要不是原则上的大问题,咱也得硬着头皮干!”

    老支书这句表态,彻底让大伙儿激情澎湃起来。就是啊,吴家村地少人多,虽说种的粮食吃饱问题不大,可要想过上好日,那还是要走别的门路。现在吴支书都给咱找来路了,还犹豫什么?

    老支书一句话让大家都没了顾虑,开始纷纷激动的商量起建酒厂的具体问题来,不过让吴天意外的是,大伙儿问来问去,竟然没一个人问酒厂赚了钱怎么分,最关心的竟然是酒厂用人的问题!

    这年头的老百姓真够淳朴的啊,只想着干活拿工资,可没人想着分集体的财产利润。

    这样也好,倒不用马上就搞出利润分红的方案了,酒厂前期运作大可保留绝大部分的盈利,来进行继续扩建发展――吴天可是很清楚国内的白酒行业是一块儿多么大的蛋糕,后世那些大品牌酒厂年产销量都是以“万吨”计算的,咱这起步只搞一套几万块的设备,想发展到那个规模,要走的路长着呢。

    经过三个小时的开会讨论,吴家村全体村干部代表一致通过建酒厂的计划,决定就在村支部东头的一片村集体所有的打麦场上设立吴家村酒厂,并推选吴建军为酒厂厂长,那位陈家村生产队的队长陈三叔为副厂长,从明天起,各队分别选拔几名年轻、身体好、做事踏实的年轻后生来酒厂报道,开始打土坯烧砖,准备建设厂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