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八十八章 村办集 体企业 (第1/3页)
吴家村是典型的自然村,全村三百多口人,全都一个姓,不过按照行政村划分,吴家村却下辖另外三个自然村,公一千一百多口人的。
显然,吴天的酒厂计划是不可能只以吴家村生产大队的名义成立,村办企业也总得以“村”为单位嘛,不然只吴家吃肉,外姓连汤都不给喝,那也不利于团结。
所以当天晚上,村支书吴建军便安排儿吴豪跑着通知一圈,四个村的村组干部们纷纷汇聚到村支部开会。
村支部昏黄的灯光下,十几个老农围成一圈,会议桌是没有的,连凳也高低不同,甚至有的干脆就靠着墙角蹲在地上,劣质香烟和旱烟袋熏得满屋昏天昏地,不过房间里却很是安静,只有吴建军高亢的声音回荡。
“……各队的情况应该都差不多吧,再这样下去,别说买不起农药化肥了,下学期学校开学,也交不起娃儿们的学费,就是买盐的钱都凑不出来了吧?”吴建军道,“只要把酒厂建起来,把酒烧出来,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
一阵长久的沉默,却还是没人开口说话。
要知道吴支书这个提议实在让人太过惊诧――咱这穷农村竟然还想建酒厂?那可是城里人的活儿啊,咱老农民就是种地的嘛。虽然吴支书说的倒是动听,从国家大势上说什么政策规定农村可以自己办厂,又说咱们当前的局面下办酒厂的好处有多少,也确实让大伙儿很是动心,可问题嘴上说的好听又顶什么用?这么大的事儿,就指望咱这穷村穷家当的,能干得成?
半晌,吴建军身旁的一位十多岁的老汉终于敲敲烟袋锅,把烟灰磕掉了,开口说道:“建军啊,建酒厂得花不少钱吧?”
吴建军道:“三叔,是要花不少钱,咱既然要建酒厂,当然不能再用老法了,是要买人家酒厂用的那种专门的设备的。我初步算了一下,一套小一点的设备大概要花个几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