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回 救民于水火 (第2/3页)
一个长久之计来才好。比如说,修一些水利设施,引水灌溉,或者多打一些水井,就能彻底摆脱靠天吃饭了。”
万八千这么一说,大家顿时热闹地议论了起来。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宝山县身处大山深处,打井非常困难,引水灌溉也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整个县境内就没有一条象样河流,就算想引也无从引起。
万八千道:“有山就有水,难道附近就没有一条大江大河吗?”
立刻有知情的本地人道:“有是有。咱们象东边的临县就有。那里有一条大江,名叫临江。这临县之名,也是得以此江。临江一年四季水势都很大,可就怕人家不肯让咱们凿渠引水。人家要是不让咱们引,咋办?”
万八千闻听有水,顿时眼前一亮,问道:“那临江离咱们宝山县有多远?”
“最近的地方也就二三十里路。”
万八千兴奋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道:“明天你带我们先到临江看看,如果真象你说的,水资源充足的话,咱们就从那开渠引水了。”
第二天一早,万八千带领着袁铁嘴、窦二宝、颜清还有原先县衙门里的几个知情人骑马赶到了临江。离临江还有很远,便看到一条银链横在了面前,再近一点,便听到汹涌咆哮的江水声,及到近前,万八千不禁感叹了一声,“好一条大江啊!”
站在江岸边上,万八千用目测了一下,这江面虽不算太宽阔,也就是五六十米的样子,但江水却很激,奔腾汹涌翻卷着浪花,击打着两岸,发出阵阵咆哮声,好似万马奔腾一般。水深得一眼看不到底,而且水质还很好,清澈得很。袁铁嘴一见,也喜道:“八爷,咱们要是从这开条渠,将江水引出去,最少也能浇灌万亩良田……”
万八千“呵呵”一笑道:“我说老袁,这万亩良田太少了,依我看,最少也得十几万亩。要是真能把渠开凿好的话,从今以后,这里再也不怕旱灾了,你说呢?”
“是啊……是啊。想想都让人激动。八爷,咱们怎么干?就怕这临县的县长不同意咱们开渠,那可咋办?”
万八千回头看了看袁铁嘴,又看了看窦二宝他们道:“这个很简单。”
“很简单?怎么办?”
万八千摆了摆手道:“走。咱们先回去,商量商量怎么开渠。等咱们一切商量好了,筹备的差不多了,再跟他打个招呼就行了。”
袁铁嘴见万八千胸有成竹的样子,便知道他已经有了主意,便不再啰嗦,跟着他一起回了宝山县。回到县衙时,已经快中午了。万八千急需要把这里的事情安排妥当,然后好赶回上海去,便急忙又召集了第二军政联席会议。
会议上,万八千将开渠引水的事向大家宣布,定了下来,作为下一阶段的中心任务,要求各部门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有人道:“那是不是要各家各户派人服役?”
万八千道:“那到大可不必。此事,咱们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找一些有开渠经验的人员,勘查地形,拿出了一个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