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另类项目 (第2/3页)
,不但没人因此而受伤,相反的,工人们的体质普遍好了许多。看到这样的情况后,阿豆忍不住点点头,觉得很有必要把这种军事化操练推广到诊所集团,手下强壮了,干活就利落了,这种显而易见的好处,阿豆又怎么会放过呢?
诊所集团的那些医护人员,就此被司机大哥的部队作风给连累了,想想还真是冤枉啊!
为了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了促使当地人在砍伐自己承包的山林后,还会记得给竹林留种(也就是留一部分春笋),竹子厂规定了,只有多年生的老竹子,才能拿来做凉席,并且年龄越久,收购价格就越大。免得村民们为了眼前的利益,过度砍伐,造成严重的生态不平衡。
没想到,这样的做法,不但解决了生态问题,还使得凉席的质量上了一个台阶。大超市里,有的是眼光毒辣的进货员,相同的凉席一比较,青龙乡出产的,质量就是要比其他的好。了解到这种情况之后,大学生干部们商量了一下,干脆就把凉席的品牌命名为“老竹凉席”了。
不但形象,而且易懂,实是要比之前的那个“青龙凉席”好上许多了。
阿豆他们来的时候,夏季还没到,所以凉席项目的上马,正好赶上了热销的旺季,一时间的,工厂里忙得不可开交。负责人手的阿豆,总是能够把握住招人的最佳时机,再加上不断运来的新机器以及工厂的三班倒,好歹让工厂的产量达到了最高。
又经过一次的扩招之后,竹子加工厂终于达到了既定产量,阿豆认为,以当地的竹子资源来说,近千人的工厂刚刚好,要是再多的话,恐怕会对当地的生态产生影响。没错,这里的竹林是很多,不过千人大厂也不算小了。生产规模的扩大,意味着销售的难度成倍增加,就更别说凉席这种季节产品了。
前后忙了几个月后,眼看着快要入秋了,凉席的销售已经受到了影响,有的地方,甚至开始退货了,因为当初签订的是代销协议,所以人家要退货,也是很正常的事儿。好在前一段时间,赚得钱足够让工厂安稳的度过淡季了,一时间的,倒也不虞有停工之忧。
与之相比的是竹编工艺品,不但没有受到季节的影响,相反的,订单还越来越多,别看这些小玩意不值钱,数量一多的话,产值亦是很客观的。这不,乡政府那边已经几次收到了阿豆要求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了,臭小子也不是吃素的,声称竹编厂再不扩大生产的话,将会自己上这个项目了,哪怕没有熟练的技术工人,亦是照样的上项目。
有道是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凉席暂时是没什么钱途了,生产虽然在继续,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多半只有入库了。既然竹编工艺品那么吃香,要是不乘机捞钱的话,阿豆也就不是那个阿豆了。李家姊妹和方丽等人,几次要求阿豆同意上马竹编项目,考虑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