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新官上任 (第3/3页)
史上的最高价,就是这样,药物的虚构部分,依旧让国人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了。
金花部长也不隐瞒,她直接利用职权,让国内的出版部门,出版了一本药物成本的白皮书。每一种药物,在白皮书里面都有两种价格,一种是当年的成本价格,一种却是各大医院正在销售的价格。
此书一出,立刻就跃居到了各大书店的排行榜第一,白皮书,寓意着白白意思,七十七块人民币的价格,则是寓意着清清的谐音,加起来就是“清清白白”的意思。
接下来的举措就很简单了,金花部长随即下达部长命令,所有在国内销售的药物,其销售价格,最高只能达到成本价的三倍,并且这样的价格,也不是随便那种药物都能涨价的,还需要十七处的审核,只有真正符合的那些,才会被允许。白皮书一出,各大医院再也没办法肆意提高药物的价格了,一来是药物的成本,老百姓们都通过白皮书知道得一清二楚了,即便想要提价,亦是没有什么空子可以钻的;二来则是,乱涨价的后果,绝对的触目惊心,基本上,只要涉案的,就一概被请去十七处喝茶。
说来也是奇怪,医生们开药物收回扣之类的,金花部长却没有什么干涉的动作,或者应该说,没有立刻就此作出应对措施。
就此次的整治行动来看,国内的各制药厂根本就没办法隐瞒成本,原因很简单,诊所集团已经提前把药材的种植控制在了手中,那么多国内的种植园区,就在这一刻体现出了药材规范种植之后的威力。就更别说,国外还有那么多的种植园区,不管这些制药厂家搬迁到那个国家,都是一样逃脱不了被整治的命运。
至于,进口的国外药物,也是很好处理的,金花部长直接一个要求过去,就能让人家乖乖的把成本清单送过来了。
只不过,金花部长敢提这样的要求,事先威胁一番,却是肯定的了,金花说的很简单,“不给成本清单的话,也行!你不给,就别怪我赶你们出去了,不用怀疑,作为主管医药以及医疗的部长,我确实有这个权利,到时候,看看中国市场没了你们这个药物之后,是不是照样能够运转!”
面对金花部长的强势,根本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总归是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药物被她赶出中国市场吧?当然了,金花部长也不是一味的强势,在价格方面,只要不是忒离谱,还是允许进口类药物稍稍比国内同档次的药物贵上些的。
这样的做法,不是说进口药就比国内药物好了,而是为了激励国内的制药厂家,把心思转到药物的研制问题上,想想也是,凭什么进口药就能比国内的药物贵呢?不就是效果好了点,抑或是国内所没有的,既如此,只要国内制药厂家也能够开发出新的药物,金花部长绝对愿意把它的价格抬到最高,然后也出口到国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