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小事变大 (第2/3页)
这些被关停的制药厂中,它们的管理人员以及主要负责人是不用下岗的,下岗地,仅仅只有那些苦哈哈的劳动人民。
谁都知道,在韩国,其他什么都好找,就只有好的工作岗位不好找。
而!留下这些管理人员,不但能够挑起制药厂内部上下之间地矛盾,甚至在企业重新开张之后,还能够迅速而有效的投入新的管理人员去管理。
“反正,你们都说了在韩国,员工好找,工作不好找,那我还要这些员工做什么?”。在电话中,林刚如是对那些管理人员说道:“所以说,有你们在,就够了,以后要工人的话,可以继续招收嘛!”
再说了,在诊所集团,别的都好说,就是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不多,虽然留下的这些人,大多是韩国的管理人员,但是只要他们听话,到是不妨碍林刚对他们的继续使用。其实,林刚也明白,要是把这些管理人员也开掉的话,惹来的麻烦会更多,所以两边一比较,索性就留下这些管理人员了。
事后证明,留下这些管理人员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有了他们的存在之后,就相当于在韩国政府以及诊所集团之间人为的制造了个对话筒。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被关停的制药厂,并不都是在华夏中医院所在的汉城,而是分布在汉江周围的各大城市内。那么,如此多的人,一下子集中在了华夏中医院的护城河外,要说没有人或者组织在背后推动整件事情的发展,估计是没人会信的。
“问题是,究竟是谁推动了这次集会?”
当天晚上,这样的一份报告和龙二十七的报告,同时出现在了金
林刚的办公桌上,至于三巨头的另一位,也就是阿豆雪,她并没有接到这些报告,造成这样的状况,却是阿豆直接吩咐下去的,在这小子看来,宋家连国内的连锁诊所都搞不定,难道还能妄想着参与到海外的企业中去?
对此,和宋家内部相反的,宋雪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愤慨,而是选择了默默的接受。事实上,正是她的这种态度,让阿豆有点小小的害怕,却是害怕再见到她时,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这些都是题外话,不过,在第二天世界的主流媒体上,都不约而同刊登了韩国的华夏中医院向游行队伍“开火”的大幅照片,以及那些特约评论员的评论。
―
不得不说,华夏中医院的开火事件,不但让尚老板非常的头大,甚至连韩国政府都认为。这件事情大条了。在韩国国内,一直弥漫着这样一种情绪,那就是华夏中医院其实就是韩国人开地,它不是诊所集团投资的,反而是诊所集团在与华夏中医院的合作中,占据了绝对的好处。
……
“要不然,怎么解释诊所集团的第一家海外分院建造在了韩国,其实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利用我们大韩民国的医术!”
“华夏中医院的名字也不对,应该改成大韩民国韩医院。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出这家韩医院地真正本质。”
“在华夏中医院内,工作着的韩国人,占据了九成多,而那里的中国人,甚至还不到一成,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