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显山露水 (第3/3页)
随随便便都能卖出个大价钱了。
当然了,前提是要有人在这里投资办药厂.
:为药材的珍贵,不管认不认识药材懂不懂怎样采集,到时候,全部一拥而上。
如此的话,即便这里有着再多地药材资源,亦是只会富了小部分人。
阿豆觉得,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由诊所集团投资,再结合当地政府的帮助以及驻军部队地参与,对药材资源实行边采集边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手段,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这里的人获益。
这件事情说来简单,一旦做起来就难上加难了。
照阿豆的办法,药材开始收购后,肯定会导致一批红眼家伙的乱来,所以要先解决掉会害“红眼病”的这批人,然后才能实施采购。
想了半天后,阿豆还是没想到什么好主意,想想也是,在知道了山上的药材能卖大钱后,穷疯了的当地居民,他们能不眼红?他们会不去山上碰碰运气般的乱来?
不如此?才怪!
阿豆是不想破坏这里的平衡生态,尤其让他觉得感慨的是,这地方的风气相当的好。
当地人用的都是土灶,也就是烧柴的那种,烧煤饼的炉子在这里,都显得奢侈了些,更别说烧煤气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人平时用的柴火,毫无例外的都来自于山上,只不过大家很自觉的遵守着约定,不去砍伐山上那些正处于生长期的树木。
平日里,他们除了砍些枯树外,顶多也就是砍些大树的枝桠之类,要是附近实在找不到这些,他们亦是宁愿多走几步山路,跑到深山里去砍柴火,也因此,当地的树木资源才能被保护得这么好。
也许,这里的人都不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茂盛的林木作基础后,这里的药材才会显得如此的众多,质量才会显得如此的上乘。
“该怎么去利用这些药材资源呢?”
阿豆想来想去,却还是想不到一个合理的办法,索性的,他干脆就不想了,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肯定会有办法的。
……
三十七号诊所的宋家负责人宋放坐在车上,保镖环视下的他,和小刘老师一样,看上去也显得有些紧张了。
刚开始接触这些保镖的时候,如阿豆这样的主,也会有些受不了的感觉,更别说宋放以及小刘老师了,有时候,阿豆也会猜测,这些保镖们的身上是不是有杀气的存在?要不然,怎么会让人有这样的不舒服感觉?
这样想了后,阿豆忍不住会在心里说句,杀气外露,算不得上乘功夫,只有象自己这样不显山不露水的,才能算是高手。
也难怪阿豆的想法有点大,真要是和这些保镖打起来的话,阿豆绝对能在短时间内制服他们,哪怕是几个一起上,结果都一样。
看着宋放不自然的表情,既是为了消除他的这种情绪,也是为了保持男女平衡,总不能,只和小刘老师说话,却不和宋放说话吧?
于是,阿豆随口问了下这里的连锁诊所情况,却被意外的告知,这个三十七号诊所的生意,也就是就诊人数,在所有的一百家连锁诊所中,居然排到了五十几位。
很明显的,面对阿豆做汇报的时候,宋放的情绪放松了不少。
“看来,这是个工作型的人才啊!”阿豆在心里赞扬了宋放一句,随即他的心思就被另一个问题给吸引了。
“早上的报告里,可没说着些啊?”
阿豆觉得有些奇怪,想着这里究竟是什么地儿?看着不起眼,却居然会有那么多的病人存在?连锁诊所居然会有这么好的生意?
早上,阿豆在车里看的报告上,写的多是些员工数量以及药丸的消耗程度之类的数据,并没有提到这些排名之类的问题。
之所以要看这些,实在是阿豆觉得有必要了解下连锁诊所是如何运作的,诊所集团全部的收入里,连锁诊所是最少的,甚至连日本市场的收入都要比它高。
到不是阿豆怀疑宋雨怀疑宋家,宋家连家主都能给他做,又怎么会在这些细节上做手脚呢?阿豆是认为,既然自己投入了那么大笔资金,就应该干点什么名堂出来。
事实上,除了南海的盘古中继站外,接下来的就数这些连锁诊所的投入最大,与之想反,却是收入的不成比例。
对此,宋放的解释是,以前这里的医院很少,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这里的医院治疗资本不雄厚,许多设备都显得老旧不堪,所以才会有了那么多的病人到诊所进行治疗,毕竟连锁诊所的硬件设施,放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再考虑到这里的实际经济情况,三十七号诊所的收费,是连锁诊所中最低的几家之一。
知道了那么多的情况后,阿豆忍不住叹了口气,心说句:看来,以后自己要多注意注意国内连锁诊所的实际情况了,还好有宋雨娘姨在,否则的话,我又到哪里去找信得过的人来管理这些连锁诊所呢?
在阿豆看来,这些诊所的布局还是很合理的,只不过他有些疑惑,经济不发达的地方都做到了这样的高度,那些人口众多地方的连锁诊所,又是怎么一个状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