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总结成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章 总结成果 (第3/3页)

末流最抵挡的同类产品,也就是俗话说的三流产品,却是卖到中国大陆来的。

    照他们的话说,“以你们中

    现有条件,用这个就已经足够了。”

    以上这些,可不是阿豆平白捏造的,而是他在看到网络、报纸上有这样的传闻后,亲自叫人调查了的。

    结果叫阿豆大为气恼的是,日本企业居然真是这么做地,而且这种做法。已经几十年不变了,偏偏中国大陆的有些人,还特别的推崇日本产品,却把自己的民族产品看得一文不值。

    “来而不往非礼也!”阿豆边卖着全世界最高价的控制药丸,边在心里思量着:“每日消耗五万控制药丸地话。就意味着至少有五万多日本病人在使用我的药,因为有些病人是不需要天天服药地。如此看来,是时候对日本的市场做一番改动了。”

    其次,就是阿豆准备已久的,在中国大陆投巨资修建的那一百家定点诊所,不久前,亦宣告完工。因为这些诊所是同时开工的,所以它们的完工日期也相差无几。

    这些诊所在建造地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里面需要配备的医疗器械以及医护人员,而现在地情况是,只要阿豆他愿意,这一百家以连锁形式开办的诊所,随时可以开业收治病人。

    阿豆之所以要办那么多的诊所。当然是有他的目的。

    一来他是为了中医地发展,有了这些诊所后,就可以在各大城市宣传中医的好处了;二来则是这小子认为。大家有病的话,不用再跑东跑西,直接能在当地进行治疗地话,岂不对大家都好?

    在中国大陆看病,尤其是大病、绝症这一类的,最奇怪的现象就是病人会到全国各处去求诊,而医院亦是来着不拒。

    绝症怎么了?治好了那是医院的本事,治不好也没什么,本来嘛,这病就是绝症,治不好的话,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关乎到医院盈利的问题,只要你肯花钱,即使是小小感冒,那些医生亦能给你看出个万元级别的价目来。

    如今普遍的看法是,去医院看病的话,除非你钱多了没地花,否则千万别装大款,因为医生是看人给药的,着装讲究,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很有钱的人,十有**的,脑袋上会多个冤大头的“头衔”。

    对此,阿豆的想法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幼稚了,你们医院的要价不是奇高无比吗?咱就给你们整出个超级廉价的医疗系统来,反正咱做的药丸,算成本,那是绝对的便宜。

    为此,阿豆亲自为这些诊所决定了一个异常响亮的口号,那就是:“看不好病不要钱!!”

    只要绝症病人,愿意先缴纳一万元人民币的押金,就可以在这一百家连锁诊所里看病。

    治好了才算钱。

    阿豆让病人们交押金的目的,亦只是为了防止他们在看好病后跑路,换句话说,交了这一万元后,即使病人最后还是跑路了,单算成本的话,他阿豆亦不会亏到家。

    一万元在中国,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多数中国家庭凑凑借借的话,还是能够掏出来的,那些实在没钱看病的,阿豆就只能说句抱歉了,毕竟,自己开设的是诊所,而不是慈善机构,没钱看病的话,别找我,找政府去好了。

    “也是,做生意,又怎么能亏本呢?”这点,阿豆有是算得很清楚的。

    当然了,病人在住院登记的时候,身份证、地址以及家人、亲戚的情况都会被一一纪录下来,如此做法,就是让人觉得你这次跑掉了,下次你们家的人要想再来诊所看病的话,就没那么便宜的事了。

    谁又能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再得绝症?在这样的铁规则下,即使有些人想省钱想跑路,他也得踌躇着想好了再跑。

    ……

    最后的好消息却是来自宋家,有了阿豆的牵线搭桥之后,宋家终于在中东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大蛋糕,想想也是,月入五百万桶石油,这样的蛋糕不可谓不大吧?

    有了这月入五百万桶石油的份额,宋家已是一扫之前因为绿帽子事件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说,靠着这些石油,宋家在中国家族经济实体中的地位,不但不降,反而在隐隐间,有了再次上升的势头。

    如此多的好消息凑在一起,阿豆又怎么可能不开心呢?

    此!应归纳为天时。

    ……

    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全齐了的时候,我想,不管宋家和阿豆接下来想做些什么“龌龊”事情,其结果都应处于成功的状态。

    老话毕竟是老话,能流传至今的,肯定有它的一定道理,而以后的事实,亦是进一步的证明了这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