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回、成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六回、成空 (第2/3页)

的意思,料想等到了大明山之中便可知晓。

    韩冰凝、蔡昊也是不知所以,韩冰凝问道:“子放哥哥这是什么意思?”龙吟平耸耸肩,道:“谁知道呢?”将玉佩和金环都收了起来,然后都:“蔡兄,我们不日便去找寻宝藏,蔡兄心中如何想的?”

    蔡昊道:“末将便是公子一道,随后便随公子拜见主母和少主!”龙吟平点点头道:“也好,蔡兄就先回去吧!”蔡昊一躬身,慢慢退出大帐。

    “去请贝堂主前来见我!”龙吟平对这帐外道,“是,教主!”帐外之人应了一声,龙吟平转身微笑着对韩冰凝道:“凝儿,你先回去睡吧,大哥这边还有事情和贝堂主他们商议!”“恩!”韩冰凝点点头,甜甜一笑走出大帐。

    不多久,扬州分堂堂主贝雷,进入大帐躬身道:“教主!”龙吟平伸出右手指着石桌上的画卷道:“你看看这这画,记住这个山洞周围的情形!”“是!”贝雷应道,然后拿起画卷,看了一盏茶的时光放下画卷,道:“教主,属下记明白了,请教主吩咐!”

    龙吟平颔道:“你现在便启程赶赴杭州大明山,带着本教在那一带的兄弟,在山上找到这个洞穴!”顿了顿又道:“本尊和左使随后便会赶到,找到之后不要轻举妄动。”贝雷躬身道:“属下明白,绝不负教主重托!”龙吟平一挥右手道:“去吧!”贝雷道:“属下告退!”

    次日一早,龙吟平以中原尚有要事为由与韩冰凝、封紫玉、陈竣、李荷、刘玉琴、王之郁、徐晋波、游茜、李筠、张星月、王成、蔡昊、小菊几人一道与众人辞别,先行回中原。

    一行一十三人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终于在五月十一赶到了杭州城以东百余里外的大明山,大明山在浙江也算是一出名胜以“一泓碧湖、十里幽谷、百丈飞瀑、千亩草甸、万米岩洞、群峰啸天、林海无边”的绝景闻名天下,当年元末,群雄纷争明太祖朱元璋便是在此招兵买马,从而成就了如今的大明王朝。

    龙吟平等到此之时,先回来堂主贝雷已经在此等候多日了,当下便引着众人往那画卷中所说的广袖峰上行去,一路行去山中云深雾绕,林海幽深,龙吟平心境顿时轻松了许多,心旷神怡,这一路奔波的疲惫也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贝雷领着众人在一个石洞外停下,龙吟平仔细四周查看一番,见石洞上方一棵大树,和画卷中所绘制的一模一样,当即跨出两步,来到石洞口,石洞被一块巨石封锁,巨石正中央有一个环形的石孔,龙吟平想起画卷中所记载的开启石门的方法,便取出一对金环,先把其中一个放入石孔之中竟然完全吻合,龙吟平一喜,接着把另一个也放入其中,手掌轻轻一按,耳中隐约听到石壁内传出“噔”的一声响,便知机关已经触动,岂知好一会儿却没有动静。

    陈竣疑惑道:“教主,这和画卷上所述的一样,为何机关没有启动,石门没有打开呢?”龙吟平一挥右手止住陈竣说话,耳中听到石壁之中又是“咯噔”一声轻微的响动,这声音虽轻,然而在这里站着的功力均是不弱,都听的清清楚楚,封紫玉呼道:“有声音!”

    封紫玉话音刚落,便见眼前的石门轻微地抖动了一下,龙吟平向后挥了挥右手大家同时退后两步,眼睛却都动也不动地注视着石门,石门又是一动接着猛然升起,眼前豁然出现一个入口,石门升起后,上方不住有灰尘飘落。

    龙吟平道:“想必是时日久了,机关反映有些慢,大家进入吧,小心一点!”说完自己率先通过石洞,石洞中一片漆黑,陈竣几人便举着火把前行,进入洞内五六丈便向左转去又是五六丈的距离,洞已然到了尽头,再看眼前又是一个石门。

    王成道:“怎地又是石门,刚才石门打开教主并没取回双环,这石门该如何打开?”陈竣摆了摆手,龙吟平见石门中央凹下一块,其中安放着一个圆盘,圆盘外分别是一圈十二个格子,从正上方顺时针标注着十二个数字,韩冰凝低声道:“子放哥哥,还记得那块玉佩上上那一句奇怪的话吗?”

    龙吟平点点头,取出玉佩上面的自己依然消失,龙吟平再一次用火加热一会儿,自己立刻又呈现出来,接着火光找到那句“顺三逆四顺六逆二顺五”,他原先本不知道这句话的意义,这时看到这道石门才豁然明白,于是双手握住圆盘顺时针转了三个,之后听到一个轻微的声音,然后反向转了四格,顺时针转六哥,等到按照画卷所说的转完之后,听到“咯噔”一声响,这次石门反应倒是很快,立即缓缓升起。

    石门升起之后,见洞中倒是十分宽敞,能够容得下千余人,但是洞中却是什么也没有,龙吟平当下走入,突然耳旁生风,一道凌厉的掌风从头顶袭来,龙吟平一愣没想到洞中竟然有人,贝雷单掌击出,与那人对了一掌,那人身影向上而去便失去了踪迹,众人手中有火把,但是洞中仍是多数是黑暗,加之那人久在洞中对洞内地形十分清楚。

    贝雷右手一阵剧痛,一口鲜血喷出,陈竣惊道:“对方竟然如此厉害!”这里面极是空旷,陈竣的声音不住的回荡之中。龙吟平声音平缓道:“在下龙吟平,奉大哥赵经遗命来此,阁下既然常住于此应该也是赵氏家臣?”

    过的片刻儿,黑暗中突然想起一个苍凉的声音道:“驱除鞑靼!”龙吟平一愣,不知道这是何意,身后蔡昊毫不犹豫应声答道:“光复河山!”

    原来当年宋度宗还留下一人忠心之人在此守护宝藏,为了防止确保万无一失,宋度宗还留下了一句话,以便确认身份,便是这句“驱除鞑靼,光复河山”,这句话本来赵经也知道了,只是赵经临死之时却将这句话忘了告诉龙吟平,好在此刻蔡昊随龙吟平一道前来,否侧恐怕还要生误会。

    蔡昊话音刚落,石洞之中的墙壁上突然亮了几盏壁灯,跟着一个身穿破烂衣衫,头灰白,胡须糟杂的大汉飘然落下,大汉面朝临安的方向双膝着地伏在在地上道:“老臣等在此等候多年,今日终于等到了圣上之后,真是欣喜万分啊!”说完拜了三拜,接着道:“父亲,爷爷,你们也都看见了吧,孩儿果不负所托啊!”竟然喜极而泣。

    大汉哭了一会儿,然后朝着龙吟平一拜道:“末将昌鸿飞拜见龙吟公子!”龙吟平上前一步道:“老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老将昌鸿飞问道:“主公已然过世,可否留下子女!”龙吟平知道他心中所想,颔道:“大哥尚有一子,现已七岁啦!”

    “好,好啊!”昌鸿飞顿时脸露喜色,纵身一跃便站了起来,道,“主公尚有后人,如此便好!”龙吟平见昌鸿飞两眼无神动也不动,昌鸿飞仿佛看得穿龙吟平心思一般,淡淡一笑道:“公子不必介怀,末将的这一双招子在少年之时便已瞎了!”

    陈竣一脸钦佩道:“老将军双目失明仍能练就一身功夫,在下佩服!”昌鸿飞凄然一笑,缓缓走到左前方的角落摸索着拿出一张泛黄的白纸,恭恭敬敬地递向,龙吟平接过,听到昌鸿飞道:“公子也许已经看出这偌大的山洞之中什么也没有啦,这纸上所记载的便是前因后果。”

    龙吟平一脸惊疑地低头,见纸上写道:“吾父子受度宗皇帝所托,于此守护宝藏,至此已有九十年亦,吾当初二十余岁今已白苍苍,百又十余岁尔,近年来天下大乱蒙古人的也不是当年那天下战无不胜的蒙古人,天下四处暴动不断,吾与独子便出山寻访天下英豪,后来红巾军领将领朱元璋兵败退守大明山,吾素知此人大志和胸襟便将度宗皇帝所遗留的宝藏尽数送于朱元璋,以助的驱除鞑靼,光复我大汉河山。吾自作主张,与度宗圣上的遗愿相违,但朱元璋终成大业,收复我大汉河山将蒙古人赶回漠北草原,却也和先帝最终的目标相同,虽然宝藏已不在,但我等还将继续在此守候等待先帝子孙,老臣昌觉伏叩拜,洪武四年七月十四。”

    得知宝藏已然不在,龙吟平先是一股怅然若失的感觉,随即又有一丝的欣喜,仰头喃喃道:“大哥,天意即使如此,弟已然尽力,大哥便可安息啦!”

    陈竣、蔡昊等见龙吟平先是一阵忧伤,随后脸上一丝笑容,均不知所以,陈竣问道:“教主,这是怎么回事,信上说的什么?”龙吟平双手一撮,一张纸化为碎末,陈竣等莫名其妙地看着龙吟平,龙吟平笑道:“宝藏虽然没有啦,但是他确实也起到了他应有的作用,我们这便下山去吧!”转头问道:“老将军,是否随在下一道下山!”

    昌鸿飞点点头,道:“公子,将军二字再不敢当,如今乃是大明朝堂,我等皆是布衣百姓。”蔡昊道:“老前辈说的是,不过赵公子我还是要见一见的!”昌鸿飞也不关心他的身份又是点了点头,道:“我等世代忠于赵氏!”

    一行人出了石洞来到山间,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顿时浑身舒爽,龙吟平对徐晋波、刘玉琴道:“玉琴、五哥,你们这就回分堂去吧,眼下虽然大事已了,但是教中事情还是不能放松!”刘玉琴、徐晋波、贝雷、王之郁、李筠五位堂主躬身道:“教主放心,属下明白!”

    当下龙吟平、陈竣等人便向西而去,不几日便到达阳教总堂雪峰山,消息早已传上山,右使苏浩纬带着九位旗主在山上迎接,苏浩纬说了丁冲天几人均已被囚禁在少林寺中,自己和九位旗主也是刚回到山上没有两天。苏浩纬还道:“六哥,山上来了一个怪人,他说是你的朋友,现在正在山上,小弟已经派人前去通知他了。”说着将那人的面目和着装告诉了龙吟平。

    龙吟平一听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