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黄山游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黄山游记 (第2/3页)

挑东西的活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接的,要跟上面商店关系好才能接下来。我看他满头大汗,递过去一瓶水,他道了声谢,咕噜咕噜一气喝完,把瓶子塞进随身的口袋里,我注意到里面已经有四五个瓶子了,大概都是沿路拣的,准备拿去卖钱。

    历经千难万险,我们终于到达了白鹅岭,看看时间,11:3o,比约定时间早了些,看来蜗牛也还是有度的。导游还没上来,打电话给她,说是去接几个客人了,让我们先四处逛逛等她。

    此时海拔已经是16oo多米,天气阴沉,四周云遮雾掩,能见度不足2o米。平台上的小贩们不断向我们兜售粗劣工艺品,或者是贵的离谱的风景画册,当然,无论这些东西全国各地是多么常见,他们依然坚持这是黄山特产,不买以后肯定后悔。

    快12点了,饥肠辘辘,久等导游不至,我们只好跑到一个小店吃快餐。老板热情相迎,态度极好,端上两个盒饭,里面豆腐青菜,色泽甚是动人,味道好坏自然是次要的,关键这可是黄山人民招待远方游客的一片心意啊!吃饭时老板在旁殷勤相陪,大谈黄山盛景,一席饭吃的宾主尽欢,吃完一问价格,老板一副遇见知己大减价的样子,慷慨道“每人3o元!”于是我们在掏钱之余,不禁暗暗怀念山下的世纪大酒店。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导游终于在望穿秋水望眼欲穿的等待下上来了,还带了一个韩国人,姓丁,四十多岁,来中国两年了,能简单的说点中文,如果我们一字一字的慢慢跟他说话他也能大致听懂。人数到齐,导游带我们开始了下午的游程。

    黄山山顶共分五块风景区,分别称为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天海,各自景色都不同,以西海为最佳,天海次之,我们先游的是北海。

    沿着青石小道,一路盘旋向上,导游婉婉的介绍着沿路的景点。

    “这是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黑虎松,因为他的枝盖轮廓象一只伏卧的黑虎而得名”。

    “这颗也是黄山十大名松之一,叫连理松,取白居易诗中‘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意,它从根部开始分叉,两根分枝相依相偎,亲密无比,传说就是杨贵妃和唐明皇所化。”

    我含笑看着连理松。各地的旅游景点总喜欢把历史人物或者神话传说强拉入山水,如果真的推敲起来,自然甚是无稽。黄山在明代依然游人稀少,在唐朝更是人迹罕至,而且离长安洛阳更是有十万八千里,唐明皇和杨贵妃就算要死在一起也有大把的名山可去,庐山、娥眉、五岳可都是早享盛名了的,何必千里迢迢跑到荆棘密布道路艰难的黄山来死?好在大家也都是为求一乐,导游怎么说,自然怎么信,毕竟因了这个传说,这里便多了丝爱情的浪漫色彩!

    接下去还有不少的景观,什么小熊滚绣球啊、猪八戒吃西瓜啊之类,或许是我们这些学理科的联想能力太差,反正任凭导游说的怎么天花乱坠,我也始终不能把那几块石头那几座山峰和小熊、猪八戒联系到一块,听到其他游客在旁边啧啧赞叹造物之奇,我不禁大为自卑,躲在一旁看树丛里爬上爬下的松鼠。

    游过了北海线,导游带我们去西海,她说这里是黄山的精华部分,江总书记游览之后大为赞叹,御笔亲题“西海大峡谷”,又称“梦幻峡谷。”

    路在丛树掩印间蜿蜒向前,小道两旁都是杜鹃树,看起来这些杜鹃是人工栽培的,比野生的粗壮些,整整齐齐的排在两侧,仿佛是仪仗队。导游介绍说杜鹃是安徽的省花,地位就如同牡丹在河南、桂花在浙江一样。看着这漫山遍野的杜鹃树,想来春季的黄山一定是灿烂一片、艳丽无双了。

    转过排云楼,再向上走5o米,前面人突然多了起来,紧紧围在一个平台前。这时天已经晴了,前方白光大盛,好奇之下,快步钻入人丛,眼前豁然开朗,西海大峡谷的面容毫无征兆的出现在前方。

    那就是一副水墨山水了,只黑白两色,再无其他,但就是这简单之极的色彩却构筑成一个梦幻般的景致。谷里山峰错落,参差有致,每个尖峰都长着几颗奇松,冠盖亭亭,俯瞰着悬崖,巨岩怪石护卫在侧,造型各异。峭壁上有一道泉水垂挂着,因为天冷,水冻成了冰,远远看去就仿佛挂了一条玉带,醒目而高洁。雾气在山壁间缓缓飘荡,时聚时散,这烟雾缭绕的感觉更让人陶醉,浑然难分这是现实,还是仙境,是在画中,还是在梦里。

    而更远处,是一片白云的海,如果说峡谷内的景色用奇丽秀美来修饰,那么峡谷外的云海就应该用壮观浩瀚来形容了。

    雪白的云朵在山外连缀成一片,从近处到天边,目力所极之处全为白云覆盖。云朵层层叠叠,轻灵之外又显得十分厚重,那云是动的,它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