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萧夜桥(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章 萧夜桥(二) (第3/3页)

最大的胜果。

    结果争论的最后,方谦之被父皇生气的赶出了大殿。“再下一道诏书,限燕尽忠7日之内回援京师!”父皇终于拍案决定。

    我跟在群臣后面三呼万岁,悄悄的抬头看他:这个曾经威风八面的皇帝,真的老了!

    散朝后我在门外看到了方谦之,他正在太祖留下的石雕八骏下痛哭,衣饰凌乱,涕泪纵横,花白的头被北风吹的杂乱无章。我同情的看了他一眼,上了车驾,“唉,忠臣!”

    …………………………………

    第二个忠臣是燕尽忠。

    他接到诏书之后,无奈之下放弃了辽东关防,率8万精锐南下救援。一路风餐露宿,衣不卸甲,终于在第六日,赶到了京师外。

    但是父皇的第二个命令让他无所适从:就地扎营,与胡人决战!

    我不知道这个命令是谁建议的,但我想一定是大官,只有这些人才会这么害怕,才会迫不及待的希望燕尽忠击退胡人。

    可怜的辽东军长途奔驰千里,没喝一口热水吃一口热饭,就马上投入了激战中。

    我在城墙上看了。

    我终于知道什么是名将。燕尽忠对疲惫之师激以忠义,摆燕形大阵,对养精蓄锐且兵力占优的胡兵,激战一天,丝毫不落下风。如果这时城里能出兵夹击,那么胡军将肯定被击溃。

    但父皇下令紧闭城门。他被胡人放在门口的一万疑兵给吓住了,他害怕是陷阱。

    到黄昏的时候,胡兵终于败退了。燕尽忠也鸣金收兵,辽东军也是筋疲力尽,无力追击。

    双方僵持了18天,期间大战7场,小战无数,燕尽忠无一落败,歼敌3万余。

    这时各地勤王军也络绎到达,胡人终于退了。

    就在他要趁胜追击时,宫廷来人把他逮捕了。

    罪名很滑稽:“通敌!”

    证物是胡人统帅写给他的一封劝降信,里面聊的很亲热。不知道怎么的,这封信没有送到燕尽忠手里,而是“不小心”送到了禁军手里。

    于是这样一出再明显不过的反间计成功了,燕尽忠收监!

    廷议争吵的很激烈,不过双方人数很悬殊。

    皇帝加所有王爷加所有官员对方谦之一个人。燕尽忠的三个亲戚和两个学生都站在了“正义”一方。

    这次的结局和上次一样,方谦之又被赶出去了。

    不过这次是赶出朝廷。

    他被贬为天南令,正二品降为一个正七品的县令。

    廷议结果:半月后,燕尽忠菜市口凌迟。同时把他通敌之罪遍告全国。为了防止军中悍将和山野高手劫狱,京城第一高手七苦上人亲自当了监刑官,同时拨禁军2ooo驻防天牢。

    我没有说话,一句都没说。走出宫殿的时候,我已经有了决断。

    我不想再呆在这里。

    不过走之前,我还要做一件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