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3页)
缓慢,但卑职估计,若是要完全架好,至少要到二更天的时候。加上渡河的时间,天明前可以完全渡过徙骇河返回东昌城。”负责监视燕军动静的部下回报道。
“这些消息你们都证实过了没有?”盛庸还是有点怀疑。
“是的,特别燕军在河中架设浮桥的事,末将手下校尉马荣曾亲自下水确实,现在他还在营中换衣取暖,不敢谎报。”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燕逆少了朱棣以后就一团混乱。盛大人不必多虑了,甄素善在信中不也说了,燕逆上网惨重,朱棣不日归天,正是我等扫平逆贼,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啊!”李景隆也出言说道。
其余的将领战斗的热情十分高涨,显然把这一仗当作自己升迁的资本了,不过从情报看来,自己一方扩大战果甚至一战而定的可能性都不是没有,就算有些风险也是值得的。
沉吟半晌,盛庸终于大手一挥,开始调动部队准备夜袭。
背水的靖难军营地此时也是忙碌不绝,一队队人马的调动十分频繁,虽然他们刻意掩饰出一番平静的境况,但一些细节隐瞒不了那些有心之人。
徙骇河上已经连夜架起几座浮桥,加上原来的两座,已经达到七座之多,一队队的人马小心的走过河面,向着东昌城而去,看上去真的是靖难军想要不顾一切地撤军,就算造成不小的损失也在所不惜。
他们这是在赌博,在大战后的第二天就要趁夜撤军,赌的就是自己的松懈没有发现。
盛庸心中有些不妥,但事实告诉他,他的疑虑没有道理。六七座浮桥,以正常的情况看,经过将近一个时辰的撤退,到这个时候正好渡过一半,因为人数的流量是不会变的。也就是说河这边还有将近五万的士兵,就算这是一个圈套,那套口的绳子也太脆弱了,那五万的士卒怎么能抵挡住自己十万兵马的冲击。
为了更加保险一些,盛庸下令再等一刻钟。一刻钟之后,由平安的骑兵打前锋,步兵随后从两翼包抄,一举歼灭剩下的部队,推迟了一刻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