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你就好像一把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四章 你就好像一把火…… (第3/3页)

济后,首次以宪法的形式确立私营经济的地位。

    杨志明正是准备在卖歌赚了钱之后说服父亲自己家也向银行贷款。

    杨志明可是清楚地记得,1990年的银行可是有贷款任务的。那时候贷款非但没有抵押,还没有利息,银行的信贷员,都求着你贷款。

    而这样的好事,是21世纪不可能会有的!

    利息就别提了,你就是求着银行贷款,再抵押了房子,都未必能贷出款来!

    “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在1988年年初的chūn节联欢晚会上,宝岛歌星费翔演唱了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而这把火将当年的华夏物价烧到了狂热状态。根据国家物价局《华夏物价年鉴》记载:“1988年是我国自1950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加剧的一年。计算全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比去年上升18.5%,这个上升幅度又是在持续三年物价累计上涨23.7%的基础之上的。”

    当年十月,zhōng yāng开始调整策略,提出了“宏观调控,治理整顿”的方针。1988年的“物价闯关”引起了物价飞涨、通货膨胀,被视为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最大的一次经济失控。这也让在通货膨胀中利益受损的人们开始产生一种心理失衡,认为改革造成了社会不公、好处都被“官倒”占去了。

    转瞬之间,华夏经济从热气腾腾的1988年进入到寒冷肃杀的1989年。这一年,对华夏来说是一个政治紧张、经济疲软的年份。通货膨胀、官员**、民工热cháo等诸多难题都在这一年加速发酵。因为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持续恶化,再加上国内发生的**,以及野草般疯长的私营经济,让一些人开始担心:这些会不会让社会主义华夏“变sè”?此种担忧最终导致华夏经济出现了“倒chūn寒”现象。

    在这股“倒chūn寒”中,贪官入狱,李书福、王廷江、蒋锡培等被“吓坏”的私营企业家,纷纷把自己的企业送给当地zhèng fǔ,以求退财消灾;而在民营经济发达的粤东、闽建等省,则出现了企业家携款外逃的现象。

    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是吓坏了一批又一批有着创业想法的人,而正是这样一件事情,让华夏的私营经济陷入了萧条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