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避居卞城 (第3/3页)
了,但两年中他们过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所以在处世为人方面她依然还是一片空白。
总之这两年来,虽然因为耿紫柔的原因时常得处理一些麻烦,但整个生活还是过得非常平淡充实,依照程骏豪的心意远远的避开了这个世界的一切纷争,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两年中他的心境日趋平和,回家的念头虽然时常在闪现,但已经不似当初那么强烈。芸芸的影子依旧深刻的印在心头,但也已经习惯了这种她不在身边的生活。
如果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下去,即使不能回到自己的世界,他也能够坦然的等待死亡来临。事实总是不如他所愿,或许真是老天爷对他太厚爱,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粉碎了他的梦想。
“方腊起义了!”带着耿、杨二人在汴京的城外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时候,突然街上传出这样的消息。
方腊?起义?那岂不是宋徽宗时候的事情?原来自己竟然来到了北宋最黑暗的时代吗?
不要惊讶程骏豪至今才弄清楚自己身处时代。中国封建王朝中除了满清,他最讨厌的时代便是两宋。代表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实力,最庞大的人口资源,却一次次在契丹人、女真人面前俯称臣,一次次丧权辱国。宋代有范仲淹、苏轼、岳飞这样的名臣忠将,更出现了向秦桧、蔡京这样的大奸臣。在程骏豪眼中,整个宋朝历史几乎就是奸人得势,小人得志。这样的朝代怎么让人爱得起来?因此他学习两宋历史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他对这个时代复杂的纪年方式也很是恼火,仅宋徽宗当政的二十五年中,便有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这几个年号。作为一个非文科生,可以想象有几个人会认真的记住这些。因此沦落到这个世界两年他也没有醒悟这“宣和二年”到底是那个时代。
虽然学得不是很认真,但毕竟是学过。因此以听说“方腊起义”他便立刻知道自己所在的时代――公元112o年,宣和二年,宋徽宗即位的第二十年,这之后就是辽朝的覆灭,金兵南下,汉民族再一次遭受了空前的劫难,北宋王朝随之完蛋。
得知方腊起义,程骏豪的第一个念头是:赶紧回到岳州去,第二个念头是:马上走,现在走,立刻就走。
他并不想卷入日后的战争中,更不想在这场浩劫中丧命。
并不是维护所谓的历史原貌,从他进入这个世界的第一刻起,他便知道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了。南美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日后就有可能在北美洲引起一场龙卷风。自己何止“扇扇翅膀”?死在自己手上的人已经十几个了。虽然短期内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影响,但推至一千年后,谁知道这种影响有多大?
对已经知道历史进程的他来说,自己既没有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中的能力,也没有救万民于水火中的本事。尽早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老天将自己送到这个时代是要自己改变原有的历史,那他实在是太失策了。适合做这种事情的应该是一个可以“预知一切”的历史学家,或者是一个神机妙算的军事学家。要不干脆空投一个现代化的军队效果会更好一点。
总之,绝对不该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或者一个厨师。
那就赶快走吧。
真的要走,却现没有那么简单。杨心妍和耿紫柔自然不会对他的决定有任何疑义,真正难办的反倒是他自己。
两年了,两年中对这里已经积累的深深的感情。竹舍是自己一手建造的,荷塘是自己亲手挖深的,那边的几亩地也是自己亲自垦荒的。可以说这儿的一切都是自己亲自打造的。
河边每天在那儿散步不知不觉竟然踩出了一条路,竹林中,那条小道也是自己每天出去耕种踏出来的,还有再过几天那无籽西瓜也该熟了,还有屋檐下那几只燕子还有……
就这样离开吗?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再待几天吧。
几天后:再待几天吧,舍不得啊。
后来:金兵南下还有几年的时间,我就再多住一段时间吧。
就这样拖着,一直拖到几个月后的今天也没有能够成行。时间久了,当初听到“方腊起义”那样的震惊平淡了不少。算计时间,在辽朝覆灭之前,汴京这儿都不会受到战火波及,就是再住几年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打定了这样的主意,他便恢复了从前平淡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钓钓鱼下下棋,除了偶尔招待一下偶尔来访的客人,便不再和外界有更多大6练习。
直到今天,两个冒失的落汤鸡闯入这儿。此时的程骏豪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两个人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