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渡渤海直达平壤(中) (第2/3页)
”军团是绝对靠不上的,所以只要是不影响了他的出兵的话,他是根本不会管这些“宗团”军团的。
******************************************************************************************************
rì子一天天过去,萧让所率领的亲军却一直没有得到出海的命令。原因在于,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也知道“宗团”军团根本不堪大用,所以自二月起,他只陆续安排原隶属于江、淮两地的水军出击。而像“萧氏宗团”这样的普通军团。则是被他分派到下面去催促粮草去了。
当然,这样的结果本来就是萧让所愿的,所以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难过。而且他的这支千人“亲军”,虽然全是由忠心耿耿的壮仆所组成的,可是由于成立的时间还短,所以基本的军事训练还没有完全拉起来。所以,他正好趁着这个催粮的机会。对整个“亲军”来了一个全面的整顿。而通过这个整顿,起码整个“亲军”的军容看上去jīng悍了不少。
“大人。大将军令喻,全部军团马上集结,三天后乘船出海……”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萧让的心里一沉。该来的还是会来的,不管你是怕还是不怕都好。不过好在自己的准备也不少了,所以,到时候就随之应变吧。
又三rì,萧让率领兵马,押送粮草辎重,正式登上五牙战舰。
五牙战舰是中国古代战船的一种,亦是隋朝最大的主力战船。五牙战舰在隋朝被广泛应用在军事范畴。因南北朝、隋唐时期创制新型水战兵器“拍竿”,舰船的xìng能愈趋良好和具有较强的攻击力。
隋朝第一次高句丽所用的兵力到底几何?从水师出征时的气势就可以略知一二。根据史料记载,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江淮水军从东莱乘五牙战舰出征时,当时战船首尾相接是达数百里的,可谓是出师之盛况亘古未有。
大业八年,亦即公元612年三月。中原已经是在一片鸟语花香中,chūn风吹绿江南,那桃花杏花,正姹紫嫣红的绽放出动人之sè。然而,辽水东西两岸,朔风依旧刚强。
大业八年(亦即公元612年)三月十四,隋军进至辽水,临水列阵。高丽兵阻水拒守,隋军无法渡河。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自请为前锋,对其三子说:“吾荷国恩,今为死耳。我得良杀,汝当富贵。”炀帝命工部尚书宇文恺造浮桥三道于辽水西岸,桥短,离东岸还差一丈多,隋兵还未渡过桥,高丽兵至,隋兵骁勇者争赴水接战,高丽兵居高击之,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众。麦铁杖勇猛登岸,但终因人少力寡,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战死于辽水岸边。炀帝诏赠麦铁杖为铁杖宿公,使其子孟才袭爵,次子仲才、季才并拜正议大夫。
大业八年(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