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那个李二李世民(上) (第2/3页)
深受感动,于是说道。
“无忌客气了!你我年龄相近,如蒙不弃,何不唤我一声萧大哥?”
萧让的这句话可算是占便宜了。让一代名将长孙无忌唤他为大哥?这笔生意怎么算怎么也不吃亏。虽说长孙无忌现在年龄还小,应该帮不了他太大的忙。可是架不住他的那股聪明劲几乎是天生的啊,所以只要假以时候,他肯定还会成为那万中无一的名相的。
“嘿嘿,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名臣岂能留给李二?”
萧让心里想道。其实他之所以与长孙无忌称兄道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他想“撬”李世民的“墙角”。因为按照历史原先的发展,长孙无忌在不久之后就会投靠李阀,自此成为李世民手下最为得力的助手的。这样的事情,他没见到也就罢了,可是眼前明显有机会改变的,他哪里愿意还让历史按照他原来的方向发展?
“是,萧大哥!无忌失礼了……”
正如萧让想的那般,长孙无忌欣然接受了萧让的建议。其实在这个时候,长孙氏一家和萧让比起来都是属于“弱势”的,虽说长孙晟曾经为当朝的大将军,可是人死如灯灭,既然是如楚国公杨素这般的权臣,在其死后,他们家的势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就更别提本身人丁就极为单薄的长孙氏了。所以萧让能在此时还以这样的态度与长孙无忌相交,长孙无忌当真是从心里把萧让当成了是自己的兄长了的。
“来,观音婢,见过萧大哥……”
萧让在长孙府里,不仅见到了后世唐王朝的一代名世长孙无忌,还见到了即将要成为李世民妻子的一代贤后长孙皇后②!当然了,此时的长孙皇后还不过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而已,所以对于长孙无忌这个兄长,她还是言听计从的,于是便只见她对着萧让行了一礼,道:“是,无垢见过萧大哥。”
长孙无垢是传说中长孙皇后的名字。可事实上,有关长孙皇后的真实姓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的,倒是其“观音婢”的rǔ名真实无误的。长孙无垢向萧让行礼过后。长孙无忌的二哥长孙恒安也赶来与萧让见面了。只是这一次,时年二十岁的萧让最后没能讨得了好去,因为长孙恒安的年龄比他还要大上了好几岁,于是他只好开口也称“兄长”了。
七天以后,长孙晟正式出殡,萧让也如长孙兄弟一样,披麻戴孝,一直送到了坟前。在坟前。他还写下了一副挽联。
“碧水青山认作主,落花啼鸟总伤神;称觞沿忆登堂事,挂剑难为过墓情。”
不仅如此,他还提笔给长孙晟的平生作了一个评价。评价的内容是:“……好奇计,务功名。xìng至孝,居忧毁瘠,为朝士所称……体资英武,兼包奇略。因机制变,怀彼戎夷。倾巢尽落,屈膝稽颡,塞垣绝鸣镝之旅。渭桥有单于之拜。惠流边朔,功光王府。保兹爵禄,不亦宜乎!”
大概的意思就是。长孙晟在其一生中,同突厥交往达20余年,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对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一个强大的突厥帝国,从根本上就是毁于长孙晟之手,此功非常人所能及也!
长孙晟出殡以后,洛阳城内慢慢地回归平静,不过萧让与长孙无忌、长孙无垢的关系却一天更甚一天地发展着,到大业七年年末的时候,萧让与长孙无忌已经正式义结金兰了,两家的关系自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可是意外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的,大业八年一月的一天,萧让带着黛儿来到长孙府的时候,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