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距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距离 (第2/3页)

几只小黄雀也很好,一切都很好。

    “是不是有很多问题要问我?”许子衿未卜先知,微笑着看向了走在旁边却一语不发的萧云。

    “你就是天尊?”萧云直捣黄龙地问道。

    “跳过。”许子衿打了一个太极手。

    “柴进士跟长孙能臣都归你管吗?”萧云没有就一个问题喋喋不休,很快就换了一个问题。

    “嗯,他们都是我带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许子衿倒没有多少隐瞒,稍微整理了一下戴在头上的鸭舌帽,轻声道,“还记得我跟你讲过柴进士的发家史吧?当年他还是一个在路边给别人擦鞋的小工,每天是饱一顿饥一顿的,面黄肌瘦,穷困潦倒,就算哪天他突然死了估计也没几个人会留意到。也许是天注定吧,他擦鞋的那条街,正好是我每天放学回家的必经之路,我亲眼见证他怎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工,到最后资源整合,拥有了整条街的擦鞋档口,成为那条街擦鞋行业名符其实的龙头老大。管中窥豹,我很欣赏他,就把他那条街带了出来,所以才有了今天总资产超千亿元的锦湖集团。”

    “你当时读几年级?”萧云问道。

    “六年级。”许子衿轻声道。

    “……”萧云讶异得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当年在擦鞋档口听到我要给他一生的荣华富贵时,表情跟你现在一样。”许子衿轻笑道。

    萧云再次尴尬地摸起了鼻子,有谁会想到,一个天下巨富竟然是跟着一个六年级女生起家的?

    “在灰烬里拾到一颗小珍珠,比在珠宝店买下一粒大珍珠更珍贵,不是吗?”许子衿柔笑道。

    萧云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又问道:“长孙能臣呢?”

    “听说过沈家二少nǎinǎi因为炒房,被坑了几百万的事儿吗?”许子衿忽然问道。

    “听过,好像是在03年,那时候**刚过,全国的房价都很低,就连b京二环三环里的价格也只是2万一平米,跟贱如白菜没什么区别了。当时一个温州商人叫曹百万的,带队去南京炒房,其中就有沈家二少nǎinǎi。这个浓缩版的温州炒房团都认为在**时期,消费者压抑了购买yù望,疫情解除后肯定会爆发出来,房子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涨价也是必然的,就狠砸了十几个亿,买了好几个小区的整幢楼房,待价而沽。结果呢?消费者都被香港淘大花园的**疫情给吓怕了,因为**病毒非常容易在高密度人群中传播,大家伙就不再青睐楼距窄、人口稠密的小区,而开始垂青环境好、低密度的住宅,这让曹百万团队心如死灰,一下子就血本无归了。沈家的二少nǎinǎi因为胆小,投的钱也不多,就亏了几百万,但捱不住她是个守财奴,几百万就心疼得不得了,而因为曹百万是沈家二千金沈佳凝的老手下,所以咱们这位二少nǎinǎi就恨屋及乌,回到家整天大吵大闹,说被自己小姑子挖坑骗钱,搞得鸡犬不宁,也逼得温州炒房的鼻祖沈佳凝转行,加入了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萧云轻声道。

    “呵,手里掌握了天师会,确实不同往rì了。”许子衿莞尔笑道。

    萧云笑而不语。

    “曹百万买的那几幢楼房,有好几幢都是长孙能臣在**期间贷款拿下的。”许子衿轻声道。

    “眼光这么毒辣?”萧云愕然道。

    这个长孙能臣竟然在人心惶惶只想保命的大环境下,还能有这样未雨绸缪的盘算,不简单啊。

    “他是个工人家庭出身的穷苦孩子,靠着卖保险攒了不少钱,买了车买了房,大富大贵谈不上,只能算小康之家吧,就当他准备按部就班娶妻生子时,结果**来了,兴许真的是乱世出英雄吧,长孙能臣事后跟我说,当时他不想就这样平平淡淡碌碌无为过一辈子,就毅然决然地把房子车子全都抵押给了银行,再把所有存款都拿出来,又向亲戚朋友东挪西借了近百万,成立了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在一众亲朋好友的质疑声下,傲然进军当时一片荒凉的房地产业,眼都不眨就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了三个小区五幢楼房。就在亲朋好友觉得自己借出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