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32章】近距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32章】近距离 (第2/3页)

们主控机关犯了官僚主义,不闻不问呢?

    那,不可能吧。我这儿有监控程序。只要出现险情,这儿就会采取应对措施。

    要是监控程序失灵哪?

    失灵?不会的。这一分我检查了三遍,好好的,反应灵敏着哪。

    你是说,指令肯定会发出来?

    没问题。不过……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是发出了错误的指令。譬如:那位领导接到了农民的报告,他却说:不用堵……

    嗯?他能那样无动于衷?

    人是不可能这样的;可是……机器。机器是不懂感情的。万一……

    你是说?

    我反复看了那天试车的录像片,我觉得那个『cāo』作员……

    两位博士一边打着讨论着问题,一边贪婪地吮吸着大山里清新的空气。

    在清脆悦耳的叮咚声里,他们俩突然发现了湖水上方的有一股从崖间泻下来的清泉。于是,两人喊着、叫着跑过去,将这清冽的泉水掬在手里喝了个够。

    再没有人比黄土地上长大的人更知道水的宝贵了!

    喂,注意,照相喽!留守经理在山下高高举起了相机。

    两个人大声喊着“茄子”,留了一个怪怪的形象。

    大吉普车隆隆地往回开着,两位博士毫无倦意,还在评论着沿途的风景。

    你们二位呀,chūn天再来吧,那时候岸江河源头就漂亮多了。

    那好,chūn天再来!

    喂,经理,该吃饭了!司机提醒着自己的领导。

    早就安排了,咱们到前边的农产品试验基地去吃,那儿是清一『sè』的绿『sè』食品。农业局长是我的朋友,他在那儿等我们哪!

    不不不,“风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事:赶紧回里吧。

    有急事儿?留守经理问。

    我们想马上找一下那位『cāo』作员。

    今天是星期六,他可能不会上班。

    能不能联系一下?

    留守经理拿出了手机,要通了化工一厂技术处处长家的电话。

    技术处处长说:这位『cāo』作员已经提升为车间主任了,人家一家三口坐了一辆大吉普车到农产品试验基地吃绿『sè』食品去了!

    哎呀,真是无巧不成书。留守经理高兴地拍了一下大腿:正要找曹『cāo』,曹『cāo』却在前边等我们呢?

    他立刻给秦金锁挂了电话。

    秦金锁说:这个人现在很牛气,找他了解情况,得让公司里的头儿说话才行。

    留守经理犯难了:那。得找谁才合适呀!

    秦金锁想了想说:你不用管了,我找咱们的委。

    天助我也!两位博士心里喊着。

    十几个rìrì夜夜,几乎耗尽了两位年轻人所有的jīng力,他们怎么也找不出这套设备设计和制造中的『毛』病。

    是的,主控分的设计线走得有点儿问题。然而,经过试验,这种问题不会导致那种事故的发生。

    导师说得对,问题只能出在『cāo』作上了。

    另外,设备是提前七天运到化工一厂的。整整六天六夜。运行得特别顺利。怎么就在专家要签字的关键时刻翻船了呢?

    “风后”,这个心事沉重的人,大概是看过一些侦探小说吧,他甚至想到了“阶级敌人”的破坏。

    试车期间,你们的设备周围有武装jǐng察站岗吗?

    这,还能有问题……留守经理笑了:都是一个公司的同事呀!

    嗯?他像是不服气,使劲儿地晃了晃脑袋。

    虽然是『cāo』作员出身,现在毕竟是二车间主任了,说起话来有点儿盛气凌人。

    找我有啥事?这是我的休息时间,我正和家人度周末哪!

    主任。这是公司请来的两位博士,有关“fs06”试车时的一些情况,他们想了解了解。

    有啥好了解的,不都有了定论了吗?提到那次试车,他想起了“茨嫪儿”嘱咐过他的一句话:那天的事,属于技术机密,对谁都不能谈。

    主任,是这么回事……机灵的“风后”向留守经理使了个眼『sè』,留守经理立刻编了个理由退了出去。“风后”接着说:主任啊。这台设备失败,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无法改变了。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服气……

    是啊,公司领导让我们来,就是要我们找出充足的证据,说服那些人。“力牧”也不失时机地上前应和着。

    主任,你得配合我们工作啊!“风后”恳求地说。

    要是这么说,没问题。二车间主任立刻豪爽地坐了下来:想了解什么,说吧。

    主任,最后那一天。就是第七天,你『cāo』作的时候,下达了多少个指令?

    我……我是按照微机程序『cāo』作的啊,一共是40个。

    40个?

    这错不了。我记得清清楚楚……最后,厂长让我关机的时候,程序号码正好是“40”,这个数字对我的印象太深了。

    那,你下达的那些指令是什么内容?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

    到底是什么内容?

    简单得很。按照我们厂长说的,见了问号就打“yes”……

    这么说,你连续打了40个“yes”?“力牧”吃惊地问了一句。

    是啊!二车间主任坦然地说:这有啥不对吗?

    没错没错,“风后”急忙掩饰:现在一般的程序设计都是用这种方式。要是打“no”,问题可就大了。

    对对对,“力牧”后悔自己差点儿漏了馅:这么看来,『cāo』作过程是没有『毛』病的。问题吗?肯定出在了设计和制造的厂家。

    这就对了嘛!二车间主任松了一口气:重化机械厂那些人还不服气,有啥不服气的,我亲自『cāo』作还不知道?嘿,就连陪你们的这位留守经理也不服气,还和我辩论过哪。那有啥用,铁的事实放在这儿嘛!

    好,谢谢主任。“风后”准备结束这次谈话了。

    打扰了你和家人度假,真不好意思。“力牧”也抱歉地拱了拱拳头。

    没问题,只要把事情搞清楚就行。

    事情确实搞清楚了。

    我明明设计了35个指令,他怎么下达了40个呢?

    你没记错?“风后”非常谨慎地核实着。

    没错没错。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设计35个指令吗?因为试车最后一天是三月五rì;这一天是mzd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rì;我呢,又是35岁那一年晋升了高级工程师。35是我的吉祥数字,我怎么会弄错哪!

    看来,关键指令是被篡改了。“风后”肯定的说。

    老前辈。“力牧”追问了一句:你的指令中设计的都是“yes”吗?

    傻瓜才会那么干!高级工程师气愤地说:我是选择了“yes”、“no”两种简单指令,该用哪一个就用哪一个。比如。当试车中出现了严重故障,计算机问“还继续『cāo』作吗?”那当然就得用“no”,这时打入“yes”,岂不要出大事?

    这……是不是『cāo』作员不懂英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